葫蘆山洞穴隱藏的位置較為隱秘,一般人根本無法探知到,連宿主袁世凱都不知道原來大山深處藏了一條15米左右的大蛇,並且有著罕見的“蛇冠子”。這種標誌,按照老一輩的說法,這種蛇都是成精的,除開某種機緣巧合之下,不然很少能夠碰見。
在葫蘆生長的這段時間內,大蛇鮮少出外覓食,侯德柱不免奇怪,它到底是以什麼為食物的?難道普通的肉食無法支撐這麼大的軀體,隻能另尋其他的途徑,看樣子白娘子有類似於辟穀的能力,不然就是一次覓食之後,就能保持一定時間能不進食吧,畢竟大多時候它都是出在靜止不動的狀態。
不太外出的特性,也是讓白娘子不被周圍村民看到的原因,而且有侯德柱的偵查,在此範圍內會有預警的功效,所以導致它的行蹤更加難以捉摸。
來到了洞穴,侯德柱看到盤在洞穴休憩的白娘子懶洋洋的伸出了頭顱,眼神內流露出親近的神色,侯德柱走過去,摸了摸蛇冠子,火熱的蛇冠子異於冰冷的軀幹,散發著無與倫比的熱量,讓侯德柱不免灼傷了手掌。
“小白,乖,我帶了點牛肉幹,不知道你喜歡吃不?”侯德柱帶了幾包牛肉幹,以白娘子的體型,這些都不夠它塞牙縫,當然解饞還是足夠的。似乎好久沒吃肉的白娘子,粘稠的蛇信子卷起侯德柱撕開塑膠袋的牛肉幹,一會兒就把幾包牛肉幹吃掉了,與白娘子交流了一會,侯德柱騰出時間觀察葫蘆的生長情況,五彩繽紛的葫蘆娃,絢麗奪目,似乎抓人眼球,侯德柱以人類軀體的眼光觀察下,能夠更直接感受到這株葫蘆藤蔓的不凡,也不知道白娘子從哪裏弄來的,難道這片區域有什麼風水寶地?
不過看樣子除了原先紅色成熟的時間快速之外,其餘的並沒有達到成熟的時候,好像要有什麼契機一樣,侯德柱也不著急,吃了不成熟的葫蘆娃,藥效並不會太大,糟蹋了這些靈物,那就太可惜了,而且有白娘子守護,再加上山神分身的庇佑,這個區域是極度安全的。
而且他覺得以現在這具軀體的承受能力,也許一次性消化這麼多葫蘆,可能還要什麼條件吧,不論如何,暫時來說其餘六個葫蘆都沒有成熟。
與白娘子閑聊了一段時間,侯德柱便下山了,打算去看看康靈這個實習記者到底要如何采訪,沒有本地人領路應該沒什麼進展。
到了山腰的養殖場,袁世凱謹遵侯德柱的命令,轉移話題到了養殖行業,也述說了自己的心路曆程,而攝像大哥也抱著到了人家的地盤,總得給個露臉的機會,所以和康靈開始采訪了,總不能一無所獲吧,不然這次下鄉的經費開支,能不能報銷都是問題了。
“就是這樣,為了家鄉人們能過得好一些,我義無反顧,投入山村,開辦養殖場,又協助村民們種植改良過的茶葉,相信不久寨塘村就是一個山坡茶種植基地。”袁世凱說得極為生動,從自己的心路曆程,再到為什麼到家鄉裏麵開辦養殖,和這方麵的前景方麵,又囊括了領導們的支持之類的,有官方式的回答,也有一些真實經曆的感想,讓康靈也不免感動,畢竟要舍去大城市的生活來到農村,需要很大的勇氣,成不成功都很難說。
康靈用感同身受的語氣說道:“一個應屆畢業大學生,能夠幹一行熱愛一行,專心從事著養殖行業,為了家鄉百姓的經濟發展,義無反顧投身山村,走出大山,不忘回報大山,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今社會,大學生就業困難,就在於沒有這種敢於拚搏的精神,城市的崗位畢竟有限,能夠自我創業不僅為個人的工作找了出路,還為社會做出了自身的價值,希望當今的大學生能夠深思。”
說完,康靈讓攝像大哥取了幾個養殖場的景,又對袁世凱進行了單獨的室內聊天場景的采訪,這一段新聞也算是完成了,而當康靈要求去采訪所謂的衝撞鄉政府的事件參與的村民之時,含糊其辭的袁世凱還是照做了,當然在一開始袁世凱就預先讓這些人下了封口令,袁父在當地還是頗有威望的,而且如果承認了和政府作對,其實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