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複海南全境之後,白飛在三亞等地待了兩天,處理了一些善後事宜,隨後便帶領部隊返回了海口。

在海口,白飛等人受到了熱烈的迎接,當地群眾幾乎是夾道歡迎,熱鬧的場麵非常感人。

梅悅海等人更為白飛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地點就在海口城內最大的一間酒樓。

在宴席上,白飛與463旅旅長譚生林第一次見麵,相談之後,白飛對這個說一口粵式國語的廣州漢子充滿好感。兩人都是軍旅出身,閑談中自然少不了打仗,聊著聊著就聊到徐州會戰和蘭封會戰上去了。

譚生林道:“說起來,早在去年蘭封戰場的時候,我們就有過合作...”

白飛回憶了一下,想起當時蘭封會戰的時候的確有李漢魂的64軍在場,便驚訝地道:“喲,那我剛才跟你說什麼初次見麵的話,豈不是失禮了。真是對不住,你看我這記性。”

譚生林擺手笑道:“你沒記錯,咱們這回的確是初次見麵。”接著他便開始講起了故事:

原來1938年,譚生林被提拔為副旅長兼團長,全軍隨即開赴隴海線作戰。戰鬥中,譚生林擔任的是主攻羅玉砦的任務,它靠近隴海鐵路,是徐州向西的一個重要交通要道。由於此處被日軍占了,鐵路線被切斷,徐州的大量兵力和物資不能及時運出撤走,因此這裏有極大的軍事價值和戰略意義,必須奪回來。

然而就在譚生林率部進入陣地準備進攻的時候,突然接到上級的消息,說蘭封已經失守,他們的處境很危險,叫他們趕緊撤走。不過撤到那裏去卻沒有說明。

當時譚生林所在的155師上下一片人心惶惶,譚生林同其他幾個團的同僚商量,對他們道:你們帶人先往北走,到安全的地方集結隊伍後,再找路出包圍圈。其他人問他咋辦,他說,我暫時不走,留下掩護你們,看看情況再說。

第二天,64軍接到上頭的命令,要他盡快打通交通樞紐,因為當時徐州會戰已經接近尾聲,要盡快將大量的物資和人員撤出來。李漢魂不敢怠慢,立刻去電詢問情況,得知譚生林還在附近,便問他要咋辦?

譚生林道:“我們沒有損失,一槍一兵都沒有損失,可以立刻投入戰鬥進攻羅玉砦。”

隨後譚生林就率部迅速投入戰鬥,他們一邊戰鬥一邊在外圍布置防禦,果然在稍後的戰鬥中,與一支日軍騎兵遭遇了。當時日軍騎兵可以說是中國步兵的噩夢,但當時由於譚生林早作安排,布置得當,日軍騎兵增援部隊竟沒有占到半點便宜,反而被打的人仰馬翻,死傷慘重,使羅玉砦的敵人無法得到增援,最後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終於奪取了羅玉砦。

“那場戰鬥打的很激烈,戰鬥打到最後的時候,兄弟們傷亡越來越大,我的一個副團長陳公任和好多戰士都犧牲了。我和營長張則中在麥地裏並肩子同鬼子廝殺,後來我們都受了傷,也差點死掉...”

譚生林說到這裏,有些傷感,端起一杯酒一泯而進,歎道:“估計是老天爺嫌我沒活夠,不要我,最後我活了下來,不過我的那些兄弟就沒那麼好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