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才能在激烈的職場環境中得以更好地生存與發展,是我們每一個身在職場中的人所關心的問題。
有人的地方,就有上司、下屬、平級。義、利、權、欲、升、降等,都會演變成辦公室紛爭。辦公室糾紛真是風平浪靜的港灣下深埋的鯊魚利齒般的礁石,隨時都會讓你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觸礁。所以在職場上生存就得學會麵對錯綜複雜、變幻多端的局麵,但這種局麵不是雜亂無章、偶然隨意的東西。
職場生活與其他地方是一樣的,本質都是一種特殊的矛盾體,其產生、發展、變化乃至消失,都有一定的規律可言,都有著其客觀存在的必然。正因為如此,某些人才說:“職場生活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
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第一,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職場生活,要深刻認識職場的本質,把握其潛在的規律,才能在其中遊刃有餘,從而比別人生存得更好。決不能脫離實際把職場生活視為可以由人們隨心所欲地進行裁製的東西,不能把職場看成是一群人在裏麵鬥來鬥去的遊戲場所。如果這樣的話,必然不能把握其中的潛在規律,並受到這些規律的嚴厲懲罰。
第二,職場生存是一門藝術。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辦公室政治雖然是一種有著客觀規律的社會現象,但它又不能脫離人的主觀努力而自發地進行。需要人們集中自己的智慧和膽略,去分析形勢,把握動向,製定正確的戰略和策略,以實現自己的目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出來工作,說到底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職場生活的價值取向就是處理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組織間的關係,從而也是滿足各自的應有利益。
據《南方周末》記者介紹,隻有少數人能夠在複雜的辦公室政治中遊刃有餘,大部分人采取的措施是逃避,因為其中行之有效的技巧往往違背人們追求光明與善良的自然本性。“平平淡淡”才是真嘛!
曾經有一個人這樣說:“他總能得到老板的賞識,每一次的升職加薪都有他的份兒,你看他公開支持老板時的那副虛偽的嘴臉,惡心得令人嘔吐,我相信那肯定是有效的,但我做不出來。”
在辦公室這個特別的名利場,有人為了得到夢寐以求的好處,該用心機時大膽使用,不在乎別人的想法。有人喜歡整天扮演著老好人的角色,但卻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切記,掀起內部糾紛的人總是喜歡偽善、保密、暗中交易、散布謠言、奪權、謀私、拉幫結派等技巧,而不鼓勵高效健康的團隊合作精神。
一位管理者說:“有時候要跟一個惡棍做交易還是很有誘惑力的,老實說,我是寧願收買對手也不願意給那個家夥提供一個好的晉升機會。”
另一位管理者說:“我知道他不是最好的,但我能夠依靠他來支持我,而且叫他幹什麼就幹什麼。”
身在職場就有這樣的矛盾,如果你想在其中很好地生存,那麼你就必須把職場生活看做一門藝術,一種技巧,並且透露出樂在其中的味道。
一位職場成功人士說:“你要放下所有的不屑和無奈,享受辦公室政治是最高明的想法。說明白點,辦公室政治不過是多結交應交的朋友,少在同事間結怨。那就開始幹吧。看別人勾心鬥角就算是每天上演免費的電影,電影看多了,自己也有當些小配角娛樂他人的必要,也許有一天你被推上了主角的地位,隻有電影看得多了,了然於胸,才能享受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人生本來就是演戲,演得好或者不好都無所謂,享受自己的職場生活吧。”
這位人士的個別用語及其潛在心態也許未必讓所有人認同,但他不甘心退出職場生活的藝術舞台的這種選擇是沒錯的。
實際上也沒有退路可言。身在職場,就是其中的一個“演員”,隻不過角色各有不同。所以,積累職場經驗,學習、掌握相關技巧,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