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9章 蘭竹風土人情(2 / 2)

“回爺的話,屬下也曾問過,陳達說,以前荷蘭人在婆羅洲的時候,漢人被欺淩怕了,他當了省長,又有南海艦隊的保護,再也不會過那種一有風吹草動就擔心受怕的日子了。”

“哈哈,說到底還是權力問題。”朱由檢心中暗動,商人在政#治上的覺醒,乃是時代的進步,這個陳達,已經意識到權力的重要性,雖然這是荷據時代的產物,朱由檢卻要充分利用。

“這個陳達,可靠嗎?他是否心向大明?”

“爺,這一點應該沒問題,”鄭芝龍似乎與這個陳達很熟的樣子,“再說了,有南海艦隊在此,他就是懷有異心,也不會有機會。”

朱由檢搖著頭笑道:“芝龍,光靠軍隊威壓是不行的,關鍵是人心。”不過朱由檢在此也想到了,以後維持蘭竹省的治安,還是要靠警察,但警察的裝備,暫時限製於冷兵器,不能讓警察有對抗南海艦隊的能力。

“爺,這……屬下就不清楚了,屬下隻是軍人。”

“沒事,你安排一下,讓爺見見陳達,不要透露爺的身份,爺現在的身份,乃是欽差副使。”

“是,屬下明白,屬下絕對不會泄露爺的身份。”

“芝龍,你去過蘭竹省嗎?將島上的地形、風土人情簡要與爺說說。”朱由檢倒背著雙手,極目遠眺,似乎蘭竹省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他對蘭竹省的歸化,又清晰了一步。

“爺,整個婆羅洲,奧,現在叫蘭竹島,中央是山脈,四麵是平原,可以種植糧食,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

朱由檢問道:“為什麼集中在北部?可是因為北部曾經有西洋人的貿易據點?”

“也不全是,因為南部的地勢太低,特別是東南部,根本不能住人,隻有隱居山中的野人偶爾下山捕魚。”鄭芝龍所說的野人,自然是指未開化的民族,他們隻有語言,沒有文字。

朱由檢想起來,大明的典籍似乎有記載,島的東南因為地勢太低,常年被雨水衝刷,應該是大片的濕地,“那風土人情如何?”

“爺,島上的土人,民族眾多,相互語言不通,多半未開化,好像連文字都沒有。”

沒有文字好!朱由檢樂了,沒有文字,同化起來方便,“那島上的漢人多嗎?”

“島上的漢人,雜居在北部,可能有數萬,加上他們的土人親戚,應該不會少於十萬!”

十萬已經不少了,漢人的文化素質高,大腦見識多,有這麼多漢人的協助,在島上按照朱由檢的方式立省,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再說,經過官府的宣傳,登記為漢人的應該還不止這個數。

朱由檢本想在島上大規模開辦漢語學校,想想還是算了,現在大明的內地都未完全普及義務教育,無論如何,都應該保證內地是大明最繁華最發達的地方,那裏才是漢民族的根本。

但島上開辦少量的漢語學校,還是必須的,機能吸引土人的歸化,又能促進漢語在島上的傳承,讓蘭竹省與大明內地保持語、言的統一。

現在大明的語文教材,已經采用拚音注音,有標準的官話,各種方言,包括異族語言,都可以與官話相通。

鄭芝龍見朱由檢正在沉思,不知道在想什麼,一時不敢打擾,過了好久,方才問道:“爺,天色不早了,要不要先開飯?”

朱由檢抬頭看天,紅日早已西沉,隻剩下小半個臉麵還露在外麵,水紅水紅的,在西天拖出一道長而紅豔的晚霞,大半紅霞都被山脊或是雲層阻擋,隻是從縫隙中透出刀削斧鑿般筆直的霞光。

“嗯,還是先吃飯吧,”朱由檢輕笑,“事情雖多,但肚子總是要填飽的,芝龍,現在是在海上,可口的飯菜不容易準備吧?”

“屬下慚愧!”鄭芝龍躬身向朱由檢施禮,以表達歉意,“艦船已經連續航行了五天,船上的蔬菜已經不多了……”

“芝龍不用緊張,”朱由檢拍拍鄭芝龍厚實的肩膀,意味深長地笑笑:“芝龍能吃的,爺當然也能吃——爺這次南巡,可不是為了南洋的美味!”

“屬下惶恐!”鄭芝龍再次表示了歉意,然後向朱由檢一欠身,“爺,這邊請!”

晚膳是在“南海”號的餐堂用的,說不上豐盛,以鹹菜為主,蔬菜隻有一盤豇豆,一盤苔絲,還有一盤土豆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