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挑唆盟友抗中國內情
鳳凰資訊報
作者:韓建利
近年來,中國周邊爭端四起,釣魚島爭端、南海爭端、中印邊境對峙等,這些事件的背後,總離不開一個黑影——美國。中國的崛起成了美國的一塊心病,美國一直欲把中國置之死地而後快。所以,美國不斷在中國周邊挑起爭端,冀望通過一場戰爭,削弱中國的買力,阻斷中國的崛起之路,從而保住美國全球霸主的寶座。
欲用島礁爭端削弱中國
東亞地區正在發生三件大事。最引人注目、引起局勢劇變的是中國崛起;其次是美國“重返亞太”;再次是東亞各國相互競爭、相互激化的民族主義情緒,尤其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複活以及越南和菲律賓在南海圈地,都易引起局部戰爭。
中國與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小。中國的不斷崛起,在世界上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在解決全球性的問題時,沒有中國的參與,就很難取得成功——對此,美國人似乎感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6月 10日,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推出的有關中美經濟、軍事對比的報告稱,中美在經濟、軍事能力上的差距將不斷縮小,包括在建造航空母艦和隱形戰鬥機方麵。日益增強的工業實力使中國有能力在其東亞地區海域挑戰美國。
美國擔心未來20年內被中國驅趕出亞洲。報告反映了美國人的擔心:—個新對手的出現,意味著美主導地區事務的現狀不會保持太久。在未來 15年至20年,美日聯盟最可能的潛在挑戰——一場起源於中國努力將美國逐出該地區的衝突;中國越來越強大的脅迫性力量——可以令中國有能力影響或試圖解決與日本的爭端,朝著對其有利的方向發展。
美國希望通過釣魚島或者南海戰爭來削弱中國的實力。在美國人看來,中日釣魚島爭端和南海爭端未來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美國的利益因中國經濟、軍事實力提升而“慢慢被侵蝕”。
例如,釣魚島本身沒有多大的經濟價值,即使這裏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方麵的收益相對於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說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在中美角逐的大背景下,釣魚島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對雙方都是很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與日本聯手,時不時以“美日安保條約”來威脅中國,以此來刺激中國,挑起中國的怒火。如果中日在東海開戰,不但削弱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整垮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對美國來說是一箭雙雕的收獲。
挑唆南亞國家對抗中國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蓋保德認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或許會在2030年之前趕上美國。美國是一個危機感非常強的國家,美國不但會在危機前看到危機,還會在危機前化解危機。
現在,整個東亞都沉浸在和平安寧的慣性中,可是專家們已明顯感到戰爭前的靜默。中華元戰略報告“環球政經評論”專欄已明確提出警告,指出:美國戰略重心由中東轉向東亞,美國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生的事件就是戰爭。這對美國最有利,對中國最不利。美國欲用第二次朝鮮戰爭打開東亞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