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習慣四:耐心聽別人講話(1 / 3)

培養傑出青少年七個習慣的方法

古時候,曾經有個鄰國派使者到中國來,他向朝廷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碧輝煌的金人,可把皇帝高興壞了。

可是這個鄰國不厚道,同時出了一道題目:問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皇帝和滿朝文武大臣急得束手無策。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後,一位已經退位的老臣聽說了這件事以後,毛遂自薦,說他有辦法。

皇帝馬上把這位老臣請到大殿。滿朝文武大臣列隊兩旁,仔細觀看這位老臣到底有什麼絕招。隻見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先將一根稻草插入一個金人的耳朵裏,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他又將另一根稻草插入第二個金人的耳朵裏,結果稻草從嘴巴裏直接掉了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插進去後,直接掉進了肚子裏,什麼響聲也沒有。

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

使者默默無語,說道:“答案完全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耐心聽別人講話,做尊重別人的人,是現代社會重要的文明習慣之一,也是吸納一切智慧的必要態度。因此,從小學會用心傾聽各種聲音,而不去粗魯地打斷別人或隨意插嘴,是現代青少年應具有的良好素養。

耐心聽他人講話,做尊重他人的人

這個習慣能夠使你同他人有效地交流,先去理解別人,在爭取別人理解自己。先傾聽別人說,然後你再說,才能同別人交流。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自以為是、誇誇其談的人,一般是不太受人歡迎的。特別是那些言而無信、高談闊論的人,因其言行不一、表裏不一,就更容易受到大家的冷落。

例如:李強同學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在班集體會上或與別人談話時,總是搶先發言。當別人說話時,他常常中間打斷,迫不及待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對自己常常打斷別人講話的這種壞習慣沒有絲毫的察覺,反而覺得自己的話能給別人很大的啟示。

起先,同學們礙於情麵,對他這種做法並沒有過多的介意,可時間一長,同學們對他就有看法了,有的甚至不願意與他過多來往。

他感到很納悶,為什麼大家會這樣對待自己呢?

李強同學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沒有錯,問題就在於他總是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不願意做個耐心的聽眾,這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行為,久而久之,自然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既然李強在和同學說話時已經養成了插話的習慣,那麼在與老師、父母、長輩說話時難免不犯這種不良習慣。那樣,造成的後果就嚴重了。

當然了,我們不提倡隨便亂插話,並不是主張不讓大家說話。如果幾個好朋了一起,誰也不敢說話,誰也不願意說話,那就是矯枉過正,適得其反了。

以上例子告訴我們:尊敬別人的人,同樣會受到別人的尊敬。正像站在鏡子前麵一樣,你怒他也怒,你笑他也笑。

人們內心深處最大的渴望是得到理解。

——史蒂芬·柯維

好習慣受用終身,好習慣是成功的基礎。成功者具有極佳的傾聽能力。而傾聽並非隻是單純地去聽對方所說的話,而是要聽對方話中的意思,學習對方的長處,尋求對方的幫助和指導。

成功來自於良好的習慣,失敗也離不開醜陋的習慣。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改變不良的習慣,用良好的習慣來替代醜陋的習慣。其實成功很簡單,隻要將簡單的事情重複去做,使之成為良好的習慣而已。如果將“傾聽”培養成一種習慣性的技能,就可以視此為命令或紀律。無數事實證明,人是可以養成這種習慣技能的。如果按人格化的習慣培養的要求,則重在培養對別人的理解與尊重,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嚴。

傾聽的要訣

我們要想提高收聽效果,就必須掌握傾聽的要訣,想盡辦法克服傾聽障礙。

1.專心致誌集中精力地傾聽

專心致誌地傾聽別人講話,要求自己在聽講話時,要特別聚精會神,同時,還要配以積極的態度去傾聽。為了專心致誌,就要避免出現心不在焉“開小差”的現象發生。即使自己已經熟知的話題,也不可充耳不聞,萬萬不可將注意力分散到研究對策問題上去,因為這樣非常容易出現萬一講話者的內容為隱含意義時,我們沒有領悟到或理解錯誤,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精力集中地聽,是傾聽藝術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據心理學家統計證明,一般人說話的速度為每分鍾120到180個字,而聽話及思維的速度,則大約要比說話的速度快四倍左右。因此,往往是說話者話還沒有說完,聽話者就大部分都能夠理解了。這樣一來,聽者常常由於精力的富餘而“開小差”。那麼萬一這時對方講話的內容與我們理解的內容有偏差,或是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這時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後悔已是來不及了。因此,我們必須注意時刻集中精力地傾聽對方的講話。用積極的態度去聽,而不是消極的或是精神溜號的去聽,這樣的傾聽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注意在傾聽時注視講話者,主動地與講話者進行目光接觸,並做出相應的表情,以鼓勵講話者。比如可揚一下眼眉,或是微微一笑,或是讚同地點點頭,亦可否定地搖搖頭,也可不解地皺皺眉頭等等,這些動作配合,可幫助我們精力集中,起到良好的收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