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後記(1 / 1)

人生的道理,說複雜確實複雜;

說簡單也十分簡單。

人是健忘的高級動物。

即使是簡單的道理,

不經常提醒,

還是會忘掉。

不然就沒有那麼多悲喜劇了。

所以……

弗朗西斯·培根在致友人的信中,曾說過:

我寫作不是為了消磨時間和供人們娛樂消遣,我所關心的是人類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和困難。這也正是我寫作《智慧生存——人生如何更勝一籌》時的想法和心情。

寫作是件不容易的事,本書從開始動筆到完成,整整花了兩年時間,前後三易其稿。當修改完最後一章,我像小學生完成了家庭作業,感到如釋重負,立即上大街玩了半天。

晚上,正好一位朋友來訪,問起稿子的事,臨走,把稿子副本借走了。兩天之後,他打來電話。

“你這書什麼時候出?出來後我要送一本給我兒子。”他兒子正在上海讀大學。

“誰知道!裏麵講的許多道理,其實都很簡單。”

“你忘了,越是簡單的道理,應用越廣泛。這是物理學的一個原則。真理常常是很簡單的嘛!”

“話是這樣說。我不求道理多麼深奧,隻要青年人讀了有些收獲,我就滿足了。”

“不要說青年,連我讀了都覺得有收獲。”

“謝謝你的肯定!”

放下電話,我掩卷沉思。

想想這些年,自己的經曆和接觸的許多年輕人,不少問題正是出在違反了一些簡單的道理。

譬如,古人早就說過“滿招損,謙受益”。可是古往今來,因為驕傲自大而損失慘重的人還少嗎?人們常說:勝不驕、敗不餒。可是,遇到挫折便沮喪沉淪、一蹶不振的人還少嗎?

我聘用過一位姓牛的業務員,那年隻有20歲。派他到遼寧鞍山去推銷產品。開始半個月毫無進展。他情緒一落千丈,幾次寫信、打電話要求回來,說自己不適應這個工作。

那時候隻有他一個業務員。我隻好在信和電話中拚命給他鼓勁,讓他不要灰心,舉別人成功的例子,講道理(簡單的道理)。他才安下心,繼續幹下去。

3個月後,銷路打開了,並出奇地好。天天加班加點生產,還來不及供應。

這下他尾巴翹起來了,誰也瞧不起,誰的話也聽不進。待人接物也不像原先那麼有禮貌了。記得有一次我路過鞍山去看他,臨走時他躺在床上看電視。我跟他打招呼:“小牛,我走了。”他身子沒動,眼睛仍在看電視,隻是從喉嚨裏“嗯”了一聲。要是幾個月前,他肯定會熱情地把我送出門外,甚至送我到車站。

後來,他誇口要“3個月打開大連市場”。結果反而虧了幾萬元。

有一天,我約他出去散步,誠懇地對他說:

“小牛,這些日子你進步很快,為企業立了大功,但我希望你不要驕傲。”

誰知他脖子一扭,倔強地說:

“我沒有驕傲!”

我隻好閉嘴。

最近,報上刊登了一位經濟學家的警告:

我國人口增長持續到21世紀中葉。今後十年我國就業形勢十分嚴竣。

我每年都要到學校參加兩次家長會議。每當我在校園看著那些稚氣的臉,總是想:這些孩子今後麵對的競爭,比他們上一代要激烈許多呢!

所以,一些有識之士提出如下問題:

如何讓我們的後輩在21世紀從容地參與競爭?

青年人應該想一想:在人才輩出的新世紀,要想更好地生存、發展,光憑專業技術行不行?

如果你既有專業技術,又通過學習,懂得一些處世謀生之道,那麼,你在人生拚搏中,豈不勝人一籌!

弗朗西斯·培根有句名言: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聰明者則運用學問。”這些話雖然寫於17世紀,但今天看來,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還需要指出的是:沒有什麼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切要隨時間、地點、對象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一切離不開深入細致的調查、了解,不斷地分析、思考。

但事實證明,人生中有沒有一個“指南”,結果大不一樣。

人生的道理,說複雜確實複雜;說簡單也十分簡單。

人是健忘的高級動物。即使是簡單的道理,不經常提醒,還是會忘掉。不然就沒有那麼多悲喜劇了。

所以,本書僅僅讀一兩遍是不夠的。我希望青年朋友讀完第一遍後,不要把它束之高閣(或賣給收廢品的),而是放在身邊,過兩個月就拿起來翻翻。這時它會提醒你:

人生道理雖簡單,可違反了就要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