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是:一個人一生總會有失敗。對於失敗,你可以盡量避免、減少,但不可能杜絕。
有人說,失敗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失敗不可怕,關鍵在於怎樣對待失敗。
亨利·福特是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他曾經兩次創辦汽車廠,雖然苦苦打拚,但後來還是維持不下去。工廠悲壯地倒閉了。
福特損失慘重,但他雄心未滅;第三次辦起了汽車廠。這一次,他吸取了前兩次失敗的教訓,終於成功了。
福特汽車在美國曾獨領風騷幾十年。後來又經曆了幾次挫折,但每一次都再次崛起。福特汽車公司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位居前列的汽車製造商,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美元。
假如福特當年失敗兩次後放棄努力……
失敗,對福特來說有損失慘重的一麵,但使他學到了經驗,為後來的成功打下基礎。
福特後來深有體會地指出:“失敗不過是一個更明智地重新開始的機會。”
有人這樣論述失敗與成功的關係:“沒有失敗的成功是偶然,成功之前的失敗是必然。”
鄧小平有一句名言:“我們這一代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往往比從勝利中學到的多。”
林肯一生都在麵對失敗,但從未被打垮。
偉人尚且如此,何況我輩!
如果你是一名推銷員,你一定知道,被人拒絕的次數遠遠超過你被接受的次數。我常常對新來的業務員說:“要做業務員,就不能怕拒絕。拒絕是推銷的開始。”
誠然,被人拒絕的滋味不好受,失敗的滋味不好受。失敗往往導致沮喪、失望。這種情緒很容易使人一蹶不振。
我有一位初中同學C君,頭腦相當聰明,中學畢業後,在車間當車工。他曾參加過一次成人大學的招考,但落榜後即失去信心,從此對生活沒有大的追求。前一段時間我碰見他,他說“還在開車床”,並說,“我這輩子沒有希望了!”
我並不是說開車床就不好,而是想說:其實C君是很有潛力的。他隻要不放棄、不灰心,完全可能有更大的發展。
在這個世界上,有相當多的人,因為失敗而失去了再戰的勇氣。他們身上潛在的才華到老也沒有發揮出來。
在我們周圍,總有些人喜歡嘲笑別人,還有些人專門打擊別人的積極性,看到別人失敗,他會趁機說:“看啊,我早說過,這家夥是異想天開,現在落到這個下場……”
你若因此灰心喪氣,正好遂了他的心願。
成功者如何反敗為勝
成功學先驅拿破侖·希爾,研究了美國最成功五百人的生平,發現成功者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執著,屢遭失敗仍然繼續努力,直到反敗為勝。
成功者是怎樣反敗為勝的?
首先,他們把失敗當作學習的機會,吸取失敗的教訓,認真檢討: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其次,他們從失敗中找出自身存在的弱點,然後加以克服。
第三,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果是方向不對,那麼,一條路走不通,再尋找另一條路。如果是方法不對,就換上更好的方法。
朋友,如果最近你經曆過一次失敗,你會怎樣對待?有些沮喪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你要盡快從失望中站起來。首先要正視失敗,然後,按照上麵講的幾條去做。
請記住:在強者眼裏,失敗,隻是暫時沒有成功。
人生格言
△一切幸運並非沒有煩惱,一切厄運也決非沒有希望。
△知識、德行、勤奮,固然重要。然而單靠這些不一定成功。能否把握機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