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篝火(終章)(1 / 3)

高原村森林的邊緣,劉越能手拿電鋸,一按開關,“嗡嗡”的聲音就響了起來。劉越能托著電鋸,向一棵樹木割了過去,電鋸一接觸到樹木,“嗡嗡”聲便變成了“嗚嗚”聲,一轉眼兒功夫,那樹被從中削斷,“嘩”的一聲朝前方倒去。

“這東西真好使。”劉越能關掉電鋸,對一旁的村民們說道:“這可是二流到森林公安那裏協調來的好東西,有了它,我們修這條路要方便得多了。”

其他人笑著點頭稱是。

從苗鄉回來之後,二流去找了李流。李流問了林業部門相關的政策,如果從政策上來說的話,這原始森林確實是不能砍的,即使打砍隔離帶的“擦邊球”,也是不允許的。怎麼辦了?李流想了個辦法,他給林業部門打了招呼,不準去查高原村伐木的事情,讓二流以全體村民的名義,毛著膽子幹。等幹得差不多了,再讓林業部門象征性地罰點款,這件事就了了。因為是全體村民的意思,責任也追究不到某個人身上。

二流吃了定心丸,又想到那日救火時現代化工具的好處,便找董書記協調,在設在鎮上的森林公安那裏借了一把電鋸。然後,把修路的事情交給劉越能。

於是,劉越能再次忙了起來。

專家們到高原村考察之後,做了個初步的建設規劃,整理了相關的資料,便開始向省上彙報,申報省級風景區。省級風景區的標準不是很嚴,基本上靠“勾兌”就可以過。沒費多少功夫,省級風景區的帽子就戴在了高原村的頭上。

到高原村的公路硬化推進很快,片石已經全部卡完,部分地段已經開始澆築水泥。二流送貨的大車已經在上麵跑了,當然是單行道,有時候要等硬化公路的施工告一段落才能通過。

魏掠影傳來消息,說是旅行社第一批二十來個搞戶外活動的遊客將於近日到高原村來,讓二流作好迎接的準備。

二流非常高興,這可是第一批遊客啊。但是,麵臨的問題也不少。首先便是吃飯住宿的問題。吃什麼東西才有特色?睡覺隻有安排在村民家裏,睡在哪裏才恰當?其次,是娛樂項目的問題,來旅遊的沒有點娛樂項目總覺得缺少點什麼?

二流將這些疑問說出來,讓魏掠影給他想辦法。

魏掠影聽到後,“哧”的一聲笑了,說:“二流,你動動腦子好不好?”魏掠影動不動就敲打二流,二流在魏掠影心中的位置就好像劉越深在二流心中的位置差不多。

“吃飯當然是吃農家特色了,比如你那個渠媽兒、黃鱔、山雞這些,不要太多,拿一兩個出來,讓他們吃了還想吃。住宿你搭個草棚棚,他們也睡得新奇舒服。娛樂活動嘛,搞點殺豬啊、篝火晚會之類的就行了。這次旅遊社對你們高原村提供的食宿服務是用錢購買的,每人每天一百塊錢,他們一共要在高原村玩三天,就是六千塊錢。到時候,統一交給你,由你來進行分配。”

掛了電話,聽說有六千塊錢,二流心頭也有底氣了,接下來便開始了緊張的安排。

鄉親們想不到,住一個人一晚上就可以得到20塊,挨著村部的幾戶都按照二流的要求,把客房整理了出來,換上了幹淨的背單,等著這些人上來。

兩天後的中午,一個大客車“茲”的一聲,停在了村部的門口。從車上走下來二十來個略顯疲態,但很精神的年輕人。二流先帶他們去住宿的地方,放行李。

一行人有男有女,多數都是城市裏來的未婚青年,倒好安排下去。沒想到,這其中有一對年輕戀人,要求要住在一起。鄉親不幹了,他們害怕這年輕戀人在自家裏住那種事,把黴氣留下來了。

二流好說歹說,最後同意二流多出24塊錢外加一塊紅布給鄉親掛紅,鄉親才同意了。掛紅,就是扯四尺二寸長的紅布放在家中,用於趨吉避邪。高原村的風俗,女婿回娘家都不能和自己的女兒睡在一起,要想睡在一起,第一次睡了之後,都必須掛紅。女婿尚且如此,更別說外人了。

總算把人安排下去了。這件事處理下來,二流想到,20來個人的住宿安排都這樣複雜,人多了怎麼辦?還是要修賓館或者農家樂才行,要不然人多了,吃飯、住宿的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住宿問題安排下來以後,旅遊社的負責人便與二流商量娛樂的項目。

與二流商談完,旅遊社就組織遊客們進了山。

遊客們回來的時候,身上還呈現出這一塊那一塊的濕斑紋,二流猜測,他們一定是到瀑布那兒去了,不然不可能打這麼濕。

村部被整理出來,成了臨時的食堂,幾個村姑則推起了豆花。

一部分遊客回去換衣服,一部分遊客則被推豆花吸引住了,導遊則趁火打鐵,給他們講解著其中的樂趣,好幾個遊客躍躍欲試,前去玩了一把推豆花,高興不已。

晚上的飯菜自然是豆花臘肉,這些遊客好久沒吃過這種原始風味的食品,全都吃得奇飽無比。不過,很快他們就後悔了,因為吃過晚飯,二流又組織了殺豬表演,還煮了一鍋全豬湯,端起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噴噴的全豬湯,聞著香氣都流口水,喝一個湯,味道極其鮮美,可是,晚上吃得太飽,拿著筷子吃了幾塊,便吃不下去,紛紛感到極其遺憾。

第二天早上,吃了一碗野生菌湯麵,他們就在旅遊社的帶領下,到森林裏設施比較完備的幾個景點搞戶外活動去了。中午不需要二流擔心,他們都是帶著幹糧的。

傍晚的時候,遊客們回來了,女遊客的臉上都帶著一層嬌羞,而男遊客則顯得很興奮。二流一問旅遊社的負責人才知道,這一天,他們到了溫泉的地方,遊客們換輪子脫光了衣服洗了個澡。

原來如此。

晚上的飯菜,則是將前一天殺的豬肉拿來炒的炒、煮的煮。這一次遊客們學聰明了,知道晚上肯定有重頭戲,沒有吃多飽。果然,等夜幕降臨,旅遊社就組織了一次活動,二流等幾個村民各帶四五個遊客,分頭到田野裏去打渠媽兒、摳黃鱔,還開展競賽,在規定時間之內誰捉得多、誰勝。

回來之後,眾人又品嚐了一下燒渠媽兒、黃鱔的美味。

第三天下午,高原村來了一群奇怪的客人。他們一進村,便引起了眾人的注意,隻見他們八女兩男,穿著苗族的服飾,其中一個男的背上背著一個蘆笙,而另一個男的,卻一邊走一邊打電話。不一會兒,二流便接著電話衝了出來,看到他們一行人,把他們迎到了村部。

打電話的男的正是金玉華,他見了二流很高興,說:“幾年前,我還沒當上鄉長,也沒有在政府部門上班,那時候就經常拿一些草藥、獸骨之類的東西到附近的鎮子賣,也來過高原村。但是,沒想到,幾年時間,高原村的變化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