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救火(4)(1 / 3)

在回來的途中,二流又遇到了好幾潑人,大家都拖著疲憊的身子,連招呼都不想打。

給二流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撥。

一撥人穿著整齊的軍服,雖然看著每個人的臉上都呈現出疲態,但步伐仍然很整齊,沒有一點堆亂的樣子,這一撥人應該是武警。另一撥人,兩人一前一後,肩上抬著半人來長的電鋸,這種鋸子二流曾經看到過,隻要一鋸子下去,一分鍾不到的時候,一顆直徑一尺的樹便會從中折斷,這一撥人是森林公安隊伍,屬於專業性。

看他們兩撥人來的方向,二流便可以猜到,他們從正麵的主戰場而來。

而像二流和各鄉鎮的應急小分隊則屬於業餘隊伍,雖然人數多,但與他們比起來,不算很頂事,隻能小敲小打,遇到需要爭取時間的活計就沒轍了。

一路走來,二流倒不覺得有什麼,其他人卻受不了,包括二流這一隊全是賣力氣的莊稼漢也受不了。二流隻得走一段路,便讓眾人休息一下。而反觀武警的那一撥人,早就走得沒影了。

一路上丟棄的食物和礦泉水實在有點多,他們也不愁肚子餓的問題。

天快擦黑的時候,他們一隊人終於回到了高原村。算一算時間,來時隻花了五個小時,回去則足足花了八個小時。

高原村此時到處都是人,有鄉親們找去撲火自己家裏那個的,站在原始森林口子上焦急地等待著,生怕他們出事。鄧羽君則招呼幾個婦女,在出口處搭了幾個台子,專門發放一些預防中曙之類的藥物,滴在水裏,過路的救火者到了口子處,便端一碗不管味道好壞,就喝了下來。

不喝這個,身子骨到明天會受不了,非大病一場不可。

二流一出現在出口處,便看見一道嬌弱的白影朝自己懷中撲了過來,二流一看,是王與秋,問道:“小秋兒,你怎麼上山來了?”

王與秋緊緊地抓住二流的手,說:“聽說這山裏發生了火災,我害怕你出事,就趕上來了。我都在這兒站了一天了,腳都好像在抽筋了。”

聽說王與秋站了一天,二流心中一動,輕輕地捏了捏王與秋柔嫩的小手。

二人的親密狀,看到了鄧羽君的眼中,她隻覺得鼻子酸酸的,到高原村的半年多來,她都試圖改變二流的思想,讓二流重新愛上自己。但是,她都沒有成功。在感到惋惜的同時,她更感到二流情感的真摯和堅定,心中對二流更加佩服。

因此,她已經作好了離開的準備,等下一次考公務員的時候,悄悄地離開。

鄧羽君雖然神傷,但交代給她的事情還是沒有忘記,她稍微鎮定了一下心情,便走到二流身邊,紅著臉說:“二流,李流縣長在總指揮部等著你,說是市上的領導要見你。”

二流點點頭,和王與秋一道,快點向總指揮部,也就是他新修的廠房處走去。

總指揮部,副市長、********、縣長以及到了高原村的縣級以上領導幹部都在場,阿南鎮書記、鎮長也被邀請參加,眾人正在進一步收集了解各條線上的具體情況,總結這次應急準備的經驗教訓。

等眾人的言一發完,副市長開始作總結:“總的來看,這次搶險行動是成功的,做到了組織有序、協調到位、成效明顯。但是,其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我們沒有想到,高原村的路已經修到了這個程度,不然就可以調動更多更先進的機械設備投入戰鬥,這說明我們縣委、縣政府對本縣的情況了解不深不透徹。除此之外,對毗領地區的情況也了解不深不透徹,事到臨頭了,我們還要向武裝部門借軍用地圖。情況沒吃透的原因是什麼?是否存在縣委和縣政府之間的協調問題?值得縣委、縣政府深思。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應急反應的速度,我們要在今後中努力改正缺點,發揚優點。”

“情況沒吃透的原因是什麼?是否存在縣委和縣政府之間的協調問題?”這兩句話可是要命的評語,協調問題,實際上就是扯皮問題。一個班子,兩個老大扯皮,什麼事情都幹不成,這是上級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