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製糖(2 / 3)

手藝行師傅收徒弟是可以提成的,即徒弟生產多少,師傅就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提成。這都是規矩了。收徒弟就意味著鈔票。

姚閑一聽,緊張地搓了搓手,一張臉笑得通紅,興奮地說:“我都可以收徒弟了?”

看著姚閑的高興勁,二流也樂了。看著成堆的糖,二流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這些糖要如何保存,能夠保存多長時間不變質?”

姚閑在這個方麵很有研究,說:“這些糖生產出來以後,都要用膠布口袋裝起來,半年之內都能保持味道不變。如果采用包裝機,把糖作成包裝好的成品,密封得更好,保存一年時間是沒有問題的。”

“不要說一年,半年的時間也足夠了。”二流點點頭,趕緊對劉越深說:“你去找十來個心靈手巧的人,給姚閑當徒弟,從明天開始,我們正式開始生產高原紅薯糖。我明天也去跑一跑開糖果廠的手續。”

時間在緊張中渡過。

手續跑了一圈下來,二流才發覺,原來開糖果廠比想象中複雜多了。

首先,糖果廠的開辦涉及工商、稅務、衛生等各方麵的手續,幸好有李流幫忙,不然讓二流一家一家去跑,還真的跑不下來,時間上也要拖很久。

其次,包裝設計和商標設計很重要,這是食品進超市的必備條件。鄧羽君在這一方麵相對較熟,這件事二流便落實給她了。她去委托了一家設計公司,時刻去盯著設計進度,偶爾還給設計人員討論討論,將自己的一些想法進行溝通。

第三,要購買大量的設備,特別是包裝機、烘幹機等,這些根據需要在網上都可以買得到。姚閑有在外地現代化的糖果廠打工的經驗,熟悉各種設備的功能和運用,有他在設備問題倒不用二流擔心,二流隻需花錢就行了,二十來萬就可以全部搞定。

在此期間,紅薯已經全部收獲完畢,二流家的紅薯實在裝不下了,幾個部長的家中也騰出了幾間屋子,用來裝紅薯。幸好,紅薯這東西可以長時間存放。

培植母藤的事,已經交給劉越深負責了,在三個村的每個村民小組裏選兩個點,找幾塊地,用來培植母藤,由於母藤培植已經不需要二流的異能了,所以進展很順利。

今年的母藤還有個特殊情況,會員不收費了。因此,申請加入公司會員的村民又多了一些,甚至三個村以外的村也有加入。

劉越深給二流講這件事,二流的回答隻有四個字:“來者不拒。”

紅薯收獲之後,二流又讓陳雨峰拉來了幾千株楊梅樹苗,全都順順當當地種到了新收的紅薯地裏。紅薯與楊梅間種,互不影響,倒是個好辦法,村民們也接受了這個辦法。高原村家家戶戶都種上了兩三畝的楊梅樹,總共種了四百來畝。

放眼一看,光禿禿的小村莊(青岡林被砍了的緣故)全是楊梅樹苗和紅薯苗。

可以想象,到了楊梅長大的時候,漫山遍野都是楊梅樹,漫山遍野都是火紅的酸甜酸甜的楊梅果,那種情境真的很令人陶醉!

董鎮來過一次高原村,看了到處種著楊梅樹苗,很高興。雖然離五百畝的任務還差一些,但已經讓董鎮覺得滿意了。從董鎮的口中得知,高原村、紅岩村、大石村總共種下了一千多畝楊梅樹,加上其他村種植的,加起來總共有兩千畝。阿南鎮可以對外宣傳是“楊梅之鄉”了。

5月12日,發生了一次震驚世界的大地震。

阿南鎮隔主震區幾百公裏,除了有強烈震感以外,並沒有多大影響。

地震發生的第一刻,二流就衝到了第二道懸崖處,看山洞是否被震垮了。跑過去一看,山洞已經挖通,裏麵的活水來源已經查清楚了,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作了處理,山洞的加固和修緝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經受住了地震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