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煙花戰(2 / 2)

“走。”二流被王與秋拉著,出了門,直奔醫院的大門。

在路上,又聽到鑼鼓停了,耍龍燈的念道:“醫院大門八字開,快把龍燈迎進來,龍燈進門送喜氣,救死扶傷去痛哀。”上一首第三句最後一個字是“來”,韻腳是“ai”。這一首最後一個字是“氣”,下一首的韻腳就應該是“i”了。

“快點。”王與春也追了出來,跑到了二流的前麵。跑到醫院門口的時候,二流才發現,原來這兒已經聚集了二十來個人,都是跑來看熱鬧的。醫院的大門緊鎖,年輕的院長正得意地盯著大門外,等外麵的第三首一念完,他便會與龍燈對念兩句。

如果一句都不對念,會被人認為沒水平。

鑼鼓再次停了,外麵第三首也念了起來:“把門打開迎喜氣,喜氣洋洋龍燈戲,喜氣充滿鎮醫院,生老病死成吉地。”

這一下,龍燈這一方三首都念完了,每一首都是恭維醫院的。如果裏麵的人不會接或者接不上,就要把門打開,發賞錢。而第三首的第三句的韻腳一般都很難,如上一首的第三句的最後一個字是“院”,韻腳是“an”,不大好接。

院長清了清嗓子,等鑼鼓停了,念道:“龍燈來到鎮醫院(與第三句最後一字相同,有點取巧,但符合規定),巧言令色把門騙,如果不見龍燈舞,休想拿到打賞錢。”院長既根據韻腳說了一首打油詩,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門外鑼鼓一敲一停,聲音又響了起來:“要想看到龍燈舞(又取巧了),打賞票兒大遝數,龍燈擺成一字陣,給個打賞送祝福。”

……(有興趣的可以在書評區開個帖子接下去)……

二流覺得這種接龍詩賽很有意思,門內門外,你一句我一句,彼此互不相讓,讓一旁的人聽得津津有味,有時候說到精妙處,還能引起眾人的叫好聲。

彼此說了七八句的樣子,院長終於心滿意足,叫人把門找開。

門一打開,龍燈便舞動著衝了進來,圍著醫院的人轉了幾圈,擺了幾個送福氣的造型,鑼鼓則敲個不停。院長把一個信封遞給剛才與他對說的人,那人接下信封,一躬腰,說了聲“謝謝”,又帶領著龍燈朝下一家走去。

看完龍燈,二流和王與春、王與秋回家。

王與春很興奮,說:“一般情況下,主人家與龍燈對說兩三句就算結束。也曾經出現過,主人家與龍燈對說了一個多小時,就是不開門,最後把龍燈一行人給氣跑了。”

王與秋問道:“那不想龍燈到自己家,怎麼辦?”

“誰不想龍燈來熱鬧熱鬧?”王與春想了想,說道:“還是有這種情況,龍燈來之前的上午,都會有一人提前把一個大紅帖子粘在你的門上,表示晚上龍燈要來,讓主人家先準備著。如果你不想龍燈來,把大紅帖子撕下來就是。但是,這種情況極少,誰家還缺打賞錢?再說,這打賞多少完全憑自己心意,一塊兩塊十塊二十塊,都無所謂。大家圖的就是一個熱鬧。”

二流想起院長手裏的信封,說:“我估計院長的信封裏有好幾百吧?”

“一百二十塊錢。”王與春道:“從我叔當院長以來,都是這麼多,形成規矩了。”

“那龍燈的生意還不錯。”二流道:“從初一到十五,一晚上打賞錢兩三千塊不成問題,一個年能賺很多。”現在二流做生意了,一遇到這種問題都弄清楚成本利潤。

“那有這麼容易。”王與春給二流算起了帳:“要紮一條龍得花費兩三千,還有燒龍時煙花鐵水的消耗,這些費用除去,耍龍燈的十多個人,平均每人每天分到一百就算不錯了。何況,還要冒著被火燒的危險,這點錢不大好找啊。但是,不管是耍龍燈,還是看龍燈,大家圖的都是一個喜慶。”

大年初頭上,二流都忙於走人戶之中。

初三一過,二流又開始進入了緊張的工作之中,公司要開業了,網上的店子要開起來,好多好多的事情,都得好好籌劃籌劃。

(下午五點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