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恩來“文革”下放葉劍英的深意(1 / 1)

周恩來“文革”下放葉劍英的深意

秘聞

1969年一天上午,葉劍英接到周恩來的電話:“葉帥啊,你被分配去新華印刷廠,先和群眾接觸,接受群眾再教育嘛,參加學習班和力所能及的勞動,其他老帥都已經做了安排……”

葉劍英知道周恩來安排他出去走走、參加勞動的深刻用意。隻有周恩來才會進退有度地將元帥一步一步保出來,又不被別有用心的人抓住小辮子,這就是周恩來過人的工作藝術。

“文革”中的新華印刷廠歸遲群管轄,他是“兩校五廠”的軍代表,是“文革”時期神氣一時的風雲人物。葉劍英到了印刷廠,廠裏的幾個領導已經出來迎接,場麵當然稱不上熱烈,但葉劍英仍很高興上前一一握手。到了廠辦公室也沒有落座,葉劍英對廠領導說:“去廠裏看看吧。”

葉劍英跟著廠領導仔細看了印刷廠的一些車間,最後來到裝訂車間,秘書被告知:葉劍英在這裏勞動和學習。

自從去工廠勞動後,每天的日子比以前充實了許多,而且又有學習材料帶回來看,如廠史、大批判簡報,還有廠裏印刷的《紅旗》雜誌;回家的日子也比以前要多些樂趣了,一到家他就先戴上老花鏡,仔細地把材料瀏覽一遍。

葉劍英每天中午在廠食堂開一頓夥。按理工廠食堂的夥食還是可以的,但葉劍英是廣東人,吃不慣麵條、水餃等北方食物,每頓飯隻吃一點點。秘書向廠領導說:“希望給葉帥一些照顧。”後來遲群批準食堂中午為葉劍英加一個雞蛋湯,總算得到了一點特殊“待遇”。

勞動的時候,葉劍英就和工人們一起坐在大案前,用手折疊《毛澤東選集》的封套。這個工序是手工勞動,比較輕微。葉劍英勞動時和學習時一樣認真,一絲不苟地把每個封套折疊得有棱有角。

沒過多久,鄧穎超、陳雲也來這個車間參加學習和勞動。秘書想這肯定是周恩來的主意,讓鄧穎超及時掌握葉劍英等人的近況,好暗中保護。摘自《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