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能成就一番大業的人必有過人之處。那就是他們都有過人的智慧和能力,有著寬容的心胸,有著忍讓的作風,並使這成為有助於成功的一種習慣,敢於麵對複雜的戰爭,能夠審時度勢,忍受一時的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在身處逆境之時不氣餒,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救國救民,化險為夷,成就大事。
寬容不僅是習慣,也是一種品德。是青年人應該養成的有助於成功的習慣之一,是青年人成大事所必備的德行之一。
中國人注重“德”,一個人有“德”才會服人,有才無德,這樣的人也許可逞一時之勢,卻不能把握曆史的方向,最終還是會被時間所摒棄。正是本著中華的這種“德”而行,多少中華名士,都是用他身上的美德征服了世人,用他們寬容征服了世界。
寬容的人能以德服人。一個人的品德服往往是一個寬容,能容讓的人。這就決定了他在別人心目中的位置,而人們在選擇自己所追隨的目標時,也往往是以“德”字為標準的。
周作人先生,正是這樣一個以寬容而爭服他人爭服事業的人。周作人平時行事,總是一團和氣,以德待人,他是以態度溫和著名的。相貌上周作人中等身材,穿著長袍,臉稍微圓,一副慈眉善眼的樣子。他對於來訪者也是一律不拒,客氣接待,與來客對坐在椅子上,不忙不迫,細聲微笑地說話,幾乎沒有人見過他橫眉豎目,高聲嗬斥,盡管有些事情足可把普通人的鼻子都氣歪。據說有個時期,他家有個下人,負責裏外采購什麼的。此人手腳不太幹淨,常常揩油。當時用錢,要把銀元換成銅幣,時價是1銀元換460銅幣。一次周作人與同事聊天談及,堅持認為是時價200多,並說是他的家人一向就這樣與他兌換的。眾人於是笑說他受了騙。他回家一調查,不僅如此,還有把整包大米也偷走的。他沒有辦法,一再鼓起勇氣,把下人請來,委婉和氣地說:“因為家道不濟,沒有許多事做,希望你高就吧。”不知下人怎麼個想法,忽然跪倒,求饒的還話沒出口,周作人大驚,趕緊上前扶起,說:“剛才的話算沒說,不要在意。”
任大官時期,他的一個舊學生窮得沒辦法,找他幫忙謀個職業。一次去問時,恰逢他屋有客,門房便擋了駕。學生疑惑周在回避推托,氣不打一處來,便站在門口耍起潑來,張口大罵,聲音高得足以讓裏屋也聽得清清楚楚。誰也沒想到,過了三五天,那位學生得以上任了。有人問周作人,他這樣大罵你,你反用他是何道理。周說,到別人門口罵人,這是多麼難的事,可見他境況確實不好,太值得同情了。
正是這種胸懷,正是這樣的品德,為他贏得了無盡的聲譽,也為中華民族造就了無數名士。為青年人養成這樣的做事習慣樹立了榜樣。
人生在世,總會有許多風雨坎坷,怎樣活得痛快,活得瀟灑也是我們麵臨的一個問題,其實,隻要你豁達些、寬容些,有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寬容豁達,是人生的奧秘。
寬容豁達是一種超脫,是自我精神的解放,人要是成天被名利纏得牢牢的,得得失失算得精精的,那還何談寬容豁達,寬容豁達就要有點豪氣,乍暖還寒尋常事,淡妝濃抹總相宜。凡事到了淡,就到了最高境界天高雲淡,一片光明。人肯定要有追求,追求是一回事,結果是一回事。你就記住一句話:事物的發生發展都必須符合時空條件,如果條件不是,那你就得認了。人活得累,是心累,常嘮叨這幾句話就會輕鬆得多,“功名利祿四道牆,人人翻滾跑得忙;若是你能看得穿。一生快活不嫌長”。與共悲悲戚戚、鬱鬱寡寡觀他過一輩子,不如痛痛快快、瀟瀟灑灑地活一生,難道這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