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我宣布:獲得2016年若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是—《碗》。恭喜藍小姐。”
話落,觀眾席響起了陣陣掌聲。
這是藍容若第一次參加若貝爾文學獎的頒發現場,第一次參加,就獲得了若貝爾獎。
身為聞名國內外的作家,她早已獲得數不勝數的獎項:矛看文學獎,雨杲獎,魯旭文學獎……而最卓越的就是剛剛,她二十五歲生日前夕,憑借短篇小說《碗》,獲得若貝爾文學獎,刷新了記錄,成為最年輕的得主。
走上講台,她抑揚頓挫的發表獲獎感言“很榮幸能夠獲此殊榮,在數位前輩中僥幸勝出,不勝慚愧……我始終相信一句話:努力才會幸福,不努力,就隻會一點點的將光陰虛度,荒廢此生。從現在起努力,還為時不晚,相信我,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比我還成功的人。謝謝!”即使具備流利的英語口語素養,但她在世界麵前,依舊選擇最古老濃韻的漢語。
講話並不是真正發自肺腑的,畢竟在公眾麵前並非什麼都能夠說的。但盡管如此,這一段勵誌的話語在一段時間也能成為許多追夢少年的心靈雞湯。
接受了四麵八方的記者采訪,麵對了時時閃閃發光的照相機,傍晚,藍容若終於回到了自己離現場最近的一處別墅。
與想象中的疲憊不堪不同,藍容若到家後更加神采奕奕。
來到房後的花園,小心翼翼的摸到地上和牆壁上交相輝映的暗室開關。
“哢”,原本緊密一體的草坪一分為二。
藍容若迅速的跳進出現的深洞裏。
在黑暗中熟練的走了許久,終於看到了熟悉的燈光。
那裏,站著一個男人。
誰能想到,大作家藍容若居然隸屬世界有名的殺手組織黑礁。
誰又能想到,麵前這個短小精悍,其貌不揚的男人,竟是黑礁出世明麵上最大的首領穆勒。
穆勒很滿意藍容若恭敬的態度和回答,拍拍她的肩,似鼓勵,又似威脅道:“好好幹,做完最後這個任務,組織就準許你脫離,給你父母好好做個檢查,讓他們頤養天年。”
聽到這裏,藍容若原本淡然無痕的眸子變得明亮萬分“好,謝謝穆勒先生。”
“去吧,這段時間暫時切斷組織和你的聯係。畢竟加雷瑞不是吃素的,要以大局為重。”
聽完穆勒的指示,目送他離開,藍容若深深地吐了一口氣。
她是在三歲那年被黑礁從孤兒院裏選中的。幼時的記憶很難在成年後想起,但充斥著殺戮和血腥的經曆是無法被任何事情掩埋的。從第一次殺人的驚慌失措,內心崩塌,到慢慢的習以為常,信手拈來,藍容若的手上至少有數百條人命。
她所在的孤兒院向來出“人才”,黑礁的高層,或是頂尖出色的殺手十之一二都出自那裏。黑礁因此也熱衷於以領養的名目抱走他們認為將來對組織有益的苗子。
那時,藍容若憑借長相上乘,抱回黑礁後,是當做明星來培養的。黑礁因為要做殺人越貨的買賣,自然少不得公眾人物擁有明麵上光鮮的身份,借助此來做任務。或是偷盜,或是殺人,或是嫁禍,等等。
但藍容若在七歲的時候逐漸顯露出天才的寫作能力。令人豔羨的天賦,不言放棄的努力,加上黑礁的勢力,藍容若得以獲得今天的成就。
從懂是非到明事理,藍容若漸漸對黑礁感到不恥,它太過卑鄙,無下限。隻要是利益所驅,沒有辦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