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說
作者:陶紹教
與老友們在一起玩的多年裏,我常耳聞目睹如此現象:不時有老人說自己常腰頸椎疼痛呀,牙齒鬆動脫落呀,關節疼痛行動困難呀,或是說某老人不小心跌倒就骨折呀,或是看到一些老人在慢慢變矮變駝甚至產生骨刺呀等等,這表明老年朋友們的骨骼在明顯衰老了。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增強體質,但是,當進入老年後的人多是越來越害怕運動了,原因就是由於骨骼衰老,擔心運動導致骨折,或是由於骨骼已出現疾病行動不便。大家都認為這是正常生理現象,不錯,當進入老年之後,器官老化了,腸胃吸收功能下降了,身體骨骼也由於得不到充足營養而不斷磨損,天長日久,就會產生各種骨骼疾病。但是,隻要我們加強主觀能動性,正確對待骨骼衰老現象,采取有效措施,是能延緩骨骼衰老夠,讓我們的“老骨頭”更年輕些。
一是完善飲食促骨骼年輕。人體骨骼在30歲時密度達到巔峰,此後每年以0.5%~1%的速度下降,當骨骼密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骨質疏鬆,引發係列骨骼疾病。因此,人進入老年後就應特別注意骨骼健康。從飲食角度講,一方麵要常食富含鈣的食物,如豆類及製品:黃豆、毛豆、扁豆、蠶豆、豆腐、豆腐幹、豆腐皮、豆腐乳等;海產品:鯽魚、鯉魚、鰱魚、泥鰍、蝦、蝦米、蝦皮、螃蟹、海帶、紫菜、蛤蜊、海參、田螺等;肉類與禽蛋:羊肉、豬腦、雞肉、雞蛋、鴨蛋、鵪鶉蛋、鬆花蛋、豬肉鬆等;蔬菜類:芹菜、油菜、胡蘿卜、芝麻、香菜、黑木耳、蘑菇等;水果與幹果類:檸檬、枇杷、蘋果、黑棗、杏脯、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幹、胡桃、西瓜子、南瓜子、花生、蓮子等。另一方麵是要常食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肉皮、豬蹄、牛蹄筋、雞翅、雞皮、魚皮及軟骨等,最好是常用豬蹄、牛蹄筋、軟骨與牛大力熬湯,具有良好強筋活絡功效。常食用這些富含鈣和膠原蛋白質食物,就好比沙石(鈣)和水泥(膠原蛋白)相拌便能牢牢固定在一起,使骨骼更加堅固有韌性。同時對於早期關節磨損者,應堅持服用氨基葡萄糖,對軟骨細胞的營養和再生比較好,活血化瘀,通絡去濕,對膝關節損傷的疼痛有很好治療效果。
二是適當鍛煉和曬太陽促骨骼年輕。對於骨骼尚健康的老人,體育鍛煉對保持骨骼健康大有裨益。鍛煉當以中低強度運動為宜,如跳舞、打太極拳、散步、慢跑、遊泳等。對於膝關節已磨損並感疼痛的老人,在治療的同時也應進行些輕緩運動,如每次慢走十來分鍾,每天三四次,起步要輕緩,轉身要緩慢,之後隨著健康的好轉程度漸漸增加運動時間。當坐下或躺下時也應緩慢屈伸患腿鍛煉助其康複。同時適當曬太陽,人體所需維生素D中的90%需靠曬太陽獲得。維生素D有助體內鈣、磷吸收,促進骨骼形成,有利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