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有了。
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隻水壺,說:“這裏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標。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
最終,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了那壺支撐他們精神和信念的水——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
今日感悟
目標產生信念。清晰的目標產生堅定的信念。目標越清晰,信念越堅定。信念就是“自信必勝”,每個人都必須具備,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地戰勝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第23天 橋上的相遇
哈蒙德夫人是個年邁的盲人,但她決心不依賴他人,每日黃昏獨自外出散步,鍛煉身體並呼吸新鮮空氣。她用一根手杖觸摸四周物體,日久便對它們的位置了如指掌,因此從未迷過路。
但有一天,有人砍倒了長在她散步必經的小路旁邊的一些鬆樹,於是黃昏散步時,她的手杖觸不到這些熟悉的鬆樹,這下子她可碰到麻煩了。
她停了下來,凝神靜聽了一會,卻聽不到有其他人的聲音,她就又往前走了一兩公裏,此時她聽見腳下有流水聲。
“水?”她叫了起來,止住腳步,“我迷路了嗎?大概是吧。現在我十有八九站在一座橋上,而且腳下肯定是條河。記得有人曾告訴我這個地帶有條河,但我不知道它的確切位置。我怎樣才能從這兒回到我的小屋去呢?”
突然,她聽到旁邊傳來一名男子的友好問話聲:“打擾了,我能幫您點什麼忙?”
“您心地可真好!”哈蒙德夫人說,“好呀,那我就不客氣了。我每天傍晚散步時用來認路的一些樹被伐倒了,要不是這麼幸運地碰見您的話,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請您幫我回家,好嗎?”
“當然可以,”那男子答道,“您住哪兒?”
哈蒙德夫人將地址告訴了他,於是他們上路了。那名男子帶她回小屋後。老人邀他進來坐坐,並請他喝咖啡、吃糕點。她向他表示了深深的謝意。
“別謝我,”他答道,“我還想謝您呢!”
“謝我?”哈蒙德夫人十分驚訝,“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哦!”那男子平靜地答道,“實不相瞞,遇到您之前我很厭世,我已在黑暗中站在那座橋邊很久很久了,因為我想下定決心跳到河裏自殺,但現在我再也不想那麼做了。”
今日感悟
一個人的存在總會有他的價值,即使你正處在極度消沉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和輕視自己的價值。
第24天 目光遠大的威爾遜
威爾遜在創業之初,全部家當隻有一台分期付款賒來的爆米花機,價值5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威爾遜做生意賺了點錢,便決定從事地皮生意。如果說這是威爾遜的成功目標,那麼,這一目標的確定,就是基於他對自己的市場需求預測充滿信心。
當時,在美國從事地皮生意的人並不多,因為戰後人們一般都比較窮,買地皮修房子、建商店、蓋廠房的人很少,地皮的價格也很低:當親朋好友聽說威爾遜要做地皮生意。異口同聲地反對。
而威爾遜卻堅持己見,他認為反對他的人目光短淺。他認為雖然連年的戰爭使美國的經濟很不景氣,但美國是戰勝國,它的經濟會很快進人大發展時期。到那時買地皮的人一定會增多,地皮的價格會暴漲。
於是,威爾遜用手頭的全部資金再加一部分貸款在市郊買下很大的一片荒地。這片土地由於地勢低窪,不適宜耕種,所以很少有人問津。可是威爾遜親自觀察了以後,還是決定買下這片荒地。他的預測是,美國經濟會很快繁榮,城市人口會日益增多,市區將會不斷擴大,必然向郊區延伸。在不遠的將來,這片土地一定會變成黃金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