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九月:對自信的感悟(1)(2 / 3)

一星期後,戴爾重新召集那些窮人。他問那個紅鼻子寡婦:“你家的防獸門裝好了嗎?”

紅鼻子寡婦高興地說:“我再也不用在家守護我的孩子了,我有時間去實現我的夢想了。”

接著,戴爾問禿頂男人感想如何。他對戴爾說:“很多年前我給自家做過防獸門,當時做得也不好,後來我就再也沒有做過。這次我想一定要做好,結果真的做好了。許多人都說我很了不起,能做那麼結實漂亮的門。”

今日感悟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鬱悶和無助,並不是我們本身沒有能力去做好應該做的事,而是根本就沒有想過是否去做或如何去做。其實,隻要你敢於去嚐試,許多事情和問題都會很輕鬆的就能解決。

第4天 給自己增值

有一個孤兒,生活無依無靠,既沒田地可以種,也沒有錢可用來經商,他十分迷惘和彷徨,整天過著流浪與乞討的日子,沒有人看得起他。有一天,他感覺再也不能這樣生活下去,便去拜見一位高僧,向他求教。高僧把他帶到一處雜草叢生的亂石旁,指著一塊石頭說:“明天早晨,你把它拿到集市去賣:但要記住。無論多少人出多少錢要買這塊石頭,你都不要賣。”孤兒滿腹狐疑,心想這隻不過是一塊頂普通的石頭,怎麼會有人肯花錢買呢?但是,他還是抱著石頭來到集市內,在一個不起眼兒的地方蹲下來叫賣石頭。那畢竟是一塊石頭啊,根本沒有人把它放在眼裏。第一天過去了,第二天又過去了,依然無人問津。直到第三天,才有人來詢問。第四天,真的有人想要買這塊石頭了。第五天,那塊石頭已經能賣到一個很好的價錢了。

孤兒回到寺廟裏,興奮地向高僧報告:“想不到一塊石頭值那麼多錢。”

高僧笑笑說:“明天你拿到黃金市場去,記住,無論人家出 多少錢都不能賣。”

孤兒又把石頭拿到黃金市場去,一天、兩天過去了,第三天,又有人圍過來問。幾天以後,問價的人越來越多,價格也已被抬得高出了黃金的價格,而孤兒依然不賣。但是越是這樣,人們的好奇心就越大,石頭的價格被抬得越來越高。

孤兒又去找高僧,高僧說:“你再把石頭拿到珠寶市場去賣,記住,無論別人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

孤兒把石頭拿到珠寶市場,又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到了最後,石頭的價格已被炒得比珠寶的價格還要高了。由於孤兒無論如何都不賣,更是被傳揚為“稀世珍寶”。

對此,孤兒大惑不解,去請教高僧。

高僧說:“世上人與物皆如此,如果你認定自己是塊陋石,那麼你可能永遠隻是一塊陋石;如果你堅信自己是一個無價的寶石,那麼你就是無價的寶石。”

一塊路旁的石頭,由於孤兒的堅持和珍惜,竟然價值連城。而一個人如果看重自己,相信自己,生命的意義就會更加廣大。

今日感悟

人的價值到底是怎樣的?可能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但是,隻要你自己抱定“自己是一塊金子”的決心,持之以恒,絲毫不改變對自己的看法,那麼你一定能成功。即使小有失敗,你的堅持也已經證明你是金子。

第5天 用勇氣來扛肩上的擔子

一位農民每天肩挑柴禾翻山越嶺,去集市用柴禾換取一天的口糧錢,並用剩餘的錢供兒子上學。

兒子放暑假回來,父親為了培養兒子的吃苦精神,便叫兒子替他挑柴禾上集市去賣。兒子挺不願意地挑了一挑,翻山越嶺肩挑柴禾著實把他給累壞了。挑了兩天,兒子再也挑不動了。

父親沒辦法,隻好歎著氣讓兒子一邊歇著去,自己還是一天接一天掙錢養家糊口。可天有不測風雲,父親不幸病倒了,這一躺就是半月起不了床。家裏失去了生活來源,眼看就要斷炊了,兒子沒辦法,終於主動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每天天不亮,兒子學著父親的樣子上山砍柴,然後挑著去集市賣,一點也不覺得累。

“兒子,別累壞了身子!”父親又喜又愛地看著兒子忙碌的身影說。

兒子這時停下手中的活兒,對父親說:“爸爸,真是奇怪,剛開始您叫我挑柴禾那兩天,我挑那麼輕的擔子覺得特別累,怎麼現在我挑得越來越重,相反倒覺得擔子越來越輕了呢?”

父親讚許地點點頭,說道:“這一方麵是你身體的承受能力練出來了,更多的是因為你心理成熟的緣故啊!成熟使你產生了勇挑重擔的勇氣,當然就覺得擔子輕了!”

今日感悟

艱難的環境更有利於成長。肩上有了擔子,才能夠更加激勵起你的勇氣,這樣你才能夠更好的去生活和追尋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6天 要自己拿主意

美國著名女演員索尼亞·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大華郊外的一個奶牛場裏度過的。

當時她在農場附近的一所小學裏讀書。有一天她回家後很委屈地哭了,父親就問原因。她斷斷續續地說:“班裏一個女生說我長得很醜,還說我跑步的姿勢難看。”父親聽後,隻是微笑。忽然他說:“我能摸得著咱家的天花板。”正在哭泣的索尼亞聽後覺得很驚奇,不知父親想說什麼,就反問:“你說什麼?”

父親又重複了一遍:“我能摸得著咱家的天花板。”

索尼亞忘記了哭泣,仰頭看看天花板。將近四米高的天花板,父親能摸得到?她怎麼也不相信。父親笑笑,得意地說:“不信吧?那你也別信那女孩的話,因為有些人說的並不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