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高尚的人,不論才能大小,都是美好的人;品德卑賤的人,不論有沒有才能,都是醜惡的人。君子有才能就會用寬容、平易、正直的態度來開導別人;君子沒有才能就會用恭謙的態度,小心謹慎地聽從別人。小人有了才能,就表現得高傲、邪僻、輕視別人,盛氣淩人地對待別人;沒有才能的小人,就用妒忌、怨恨、造謠、誹謗來毀傷別人。所以說:君子有才能,人們以向他學習為光榮,君子沒有才能,人們也樂於告知他;小人有才能,人們以向他學習為鄙賤,小人沒才能,人們就不願意告知他。這就是人們對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態度。
今日感悟
品德代表人的素質,才能反映人的生活本領。一個完善的人即是德才兼備的人,而無德無才的人則是地地道道的小人。
第18天 無事天地寬
前清時代,一個年輕人進京考試,在旅店遇到一位拆字算命先生。那位先生口若懸河,使出全身的力氣招攬著顧客,但仍生意冷清。
老先生見年輕人穩重、善良,死纏活拉要為他算命。年輕人推托不過,隻好在紙上寫了個“串”字交差。老先生看了看年輕人心情清淨,心靈淳厚,便說他這次考試,必然連中雙元。
在旁邊,一位紈絝子弟見後,很不以為然,便說自己也要算一命,問問進京趕考運氣如何。他也寫了同樣一個“串”宇,老者看看字,再看看此人,對他說:“年輕人!你不但考不中,而且有禍患。”年輕人很不服氣地問他為什麼,老者說:“你有心地寫‘串’字,要在‘串’字之下加個心字,就成為‘患’字,你要當心,否則大禍臨頭。”紈絝子弟十分不滿,甩頭離去。
後來,前一位年輕人果然連中雙元。而後一位年輕人則因考試作弊,犯了欺君大罪,被斬首。
今日感悟
同樣的條件演變成兩種不同結果,是因為人們的心態不同。心態是人情緒和意誌的控製塔,是心態決定了行為的方麵與質量。不同的心態會演繹出不同的故事。
第19天 憾事的背麵
阿凡提天天喂驢,感到很厭煩。一天跟妻子商量說:“我是男人,你是女人,你每天也給驢添幾回草。好嗎?”妻子不同意。
兩人爭執起來,最後商定:從現在起,誰要是先開腔說了話,誰就去給驢添草。
為了不說話,妻子到隔壁家串門子去了,房裏剩下阿凡提一人。
不一會兒,有個小偷溜進阿凡提家,鑽進臥房裏。一看屋裏坐著個人,頓時嚇得要逃跑。可是,阿凡提卻既不動彈,也沒吱聲。小偷說:“這個人也許死了。”阿凡提照舊沒有吱聲。於是小偷再也不害怕了,明目張膽地拿了屋裏不少值錢的物件,牽著毛驢大搖大擺地走出門去。
直到天快黑,妻子才從門外走進來;一瞧,庫房和廚房的門敞開著,少了許多東西,頓時拍腿跺腳地喊起來:“阿凡提,咱們的東西叫賊偷完了,快去捉賊呀!”阿凡提一聽妻子先說了話,樂顛顛地從屋裏跑出來,說:“嘿嘿,你先開了腔,你輸了!趕快去給驢子添草吧。”
今日感悟
行事絕不要過分倉促,也不要受情緒左右。要具有深沉的耐力和寬廣的胸懷,能製已方能製人。命運對耐心等待的人給予雙倍的獎賞。
第20天 腳踏實地
從前,有兩個人都是近視眼,卻偏偏愛誇自己的眼力好,兩個人誰也不服誰。有一天,聽說廟裏要掛匾,兩個人約好,到時候一齊去看匾,比一比眼力。
掛匾的前一天,兩個人一先一後偷偷地去探聽了一番,心裏都暗暗記住了匾上的字。第二天一大早,兩人就來到廟裏。一個先往掛匾的地方望了一望,然後得意洋洋地說:“這‘光明正大’四個大字,筆力真不錯!”
另一個立刻接上來說:“這有什麼稀奇!你能認出旁邊的小字嗎?告訴你,那上邊寫的是‘某年某月某某人書’!”
旁邊的人聽了他倆的話,一齊哈哈大笑,告訴他倆說:“好好抬頭看看吧,匾還沒掛上呢,哪來的什麼大字小字!”
今日感悟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應該要看清本人的弱點,取長補短。隻有改正了自身的缺點,才能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第21天 貪婪
當人們覺得比另外的人所得少時,便會引起貪心。隻要消除貪婪,一切便都好辦。“高貴者總是對世界無所要求;卑瑣者總是對世界貪得無厭。”這種貪婪的人有如物質的奴隸。
品德高尚還包括: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別人的東西是別人的,不要貪婪。即使某件東西是你所需要的,但卻屬於別人,也決不貪求。不是屬於自己的,決不拿取。所做之事即使不能保證對人民有利,至少也決不能有害——這應當是一個品德高尚者的處世原則。
今日感悟
貪婪是一種極為自私的行為,貪婪的人恨不得占有世上的一切,毫不顧及他人的利益,有時為了滿足私欲,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