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六月:對成功的感悟(3)(1 / 3)

1948年,牛津大學舉辦了一個“成功秘訣”講座,邀請到了當時聲譽已登峰造極的偉人丘吉爾來演講。三個月前媒體就開始炒作,各屆人士翹首以盼。

這天終於到來了,會場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全世界的新聞記者峰擁而來。人們準備洗耳恭昕這位大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丘吉爾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成功秘訣。

丘吉爾用手勢止住大家雷動的掌聲後,說:“我成功秘訣有三個:第一是,決不放棄;第二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是,決不、決不、決不能放棄!我的講演結束了。”

說完就走下講台。

會場上沉寂了一分鍾後,才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今日感悟

其實,成功並沒有什麼秘訣,關鍵在於要堅持不懈地努力,麵對挫折和因難決不後退。正如喬治·馬薩森後說:“我們獲勝不是靠輝煌的方式,而是靠不斷努力。”

第23天 成功的信念

不斷在腦中描繪成功的景象,久而久之,此一信念就會深植潛意識中,並儲藏起來。這在佛教哲學中,稱為“阿拉亞識”。

佛教將人的行動記錄稱為“業”。“業”儲藏在阿拉亞識中,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某次變動的潛在原因。同樣的,強烈的信念也全進入阿拉亞識中,成為“業”。

“好運”可說是“業”的一種。

“業”對人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是益是害,端視信念的好壞而定。也就是說,秉持好的(成功的)信念或壞的(失敗的)信念,會決定你的將來是成功或者是失敗。

今日感悟

時時刻刻想著成功,成功的信念自然會印在腦子裏,並不失時機地指導你去執行。信念有著一股巨大的力量,幫助你戰勝前進中的困難。

第24天 信念是成功的基礎

想要成功,就必須抱持“我要成功、我會成功、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直到成功為止。

但是多數人,不是到半途就放棄,不然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懷疑自己辦不到,感到惶恐不安。如此一來,離成功就愈來愈遠。

時時抱持成功的意念,將成功印象意識化、喜劇化,享受想像成功的樂趣。但絕非求神拜佛之類的祈願。運用想像力,先一步享受未來成功的喜悅,並以此鞭策激勵自我,使之習慣化,可說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今日感悟

信念是促使成功的動力,缺少信念即失去操作的勇氣,再好的機遇,也會與你失之交臂。所以說樹立信念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第25天 不斷的挑戰

時時秉持成功信念的人,也是在實際行動時,不斷運用各種手段、勇於嚐試的人。

將成功信念觀賞化,最重要的就是行動。

行動之初,既無財力、權力又無門路,再加上所知有限。因此要多方征詢他人的意見,從書本中擷取相關知識。此外,突然閃現的念頭也不妨試試。總之,可做多方嚐試,向成功挑戰。

此時,必有若幹的小失敗或大障礙橫在眼前,阻擋你邁向成功。

有時候,你必須放棄某些方法、手段,甚至向後退。但絕不可灰心喪誌,在用各種方法向橫逆挑戰的當兒,你必會得到解答。這是潛意識的應答,也是開啟成功門扉的黃金之鑰。

今日感悟

“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建立於失敗的基礎上的。如果遭遇失敗就打退堂鼓,那永遠將不會成功。往往成功青睞勇於嚐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