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爺哼了一聲:“我也有風險,人世間難免有冤情,我也難免被人責問,時時不安……”說著,老天爺順手扯過一張鼠皮,包裹了這個靈魂,推下人間來:
“去吧,你做它正合適。”
今日感悟
懼怕風險的人隻能充當鼠輩,終日躲躲閃閃,可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其實,在風險中鍛煉人生,在冒險中探索秘密,這都是人生的樂趣。哲人說得好:“沒有大的冒險,就沒有成功的喜悅。”
第5天 最佳答案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影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
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緊急,隻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
“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今日感悟
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做任何事都不能貪大好遠,應從基礎做起,逐漸向目標靠攏,方有成功的機會。
第6天 求知欲望
有個年輕人想向蘇格拉底學知識。蘇格拉底就把他帶到一條小河邊,和他一道跳入水中。
剛一下水,蘇格拉底就把他的頭摁到了水裏,年輕人本能地掙紮出水麵,剛一露出水麵,又被蘇格拉底再一次死死地摁到了水裏。這一次,年輕人可顧不了那麼多了,死命地掙紮,出了水麵後就嘩啦嘩啦往岸上跑。跑上岸後,他打著哆嗦對大師說:“大、大、大師,你要幹什麼?”
蘇格拉底理也不理這位年輕人就上了岸。當他轉身遠去的時候,年輕人感覺好像有些事情還沒有明白。於是,他就追上去對蘇格拉底說:大師,恕我愚昧,剛才你對我的那個動作我還沒有悟過來,能否指點一二?蘇格拉底看那年輕人還挺虛心的,於是對年輕人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他說:年輕人,如果你真的要向我學知識,你必須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就向你有強烈的求生欲望一樣。
今日感悟
人人都想成功,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希望自己成功,不是一定要成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一定要成功。一般的人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為他們僅僅有興趣成功,而不是一定要成功。
第7天 威懾於環境將寸步難行
那是地處險惡的峽穀,澗底奔騰著湍急的河流,幾根光禿禿的鐵索橫在懸崖峭壁間,這就是過河的橋。
一行4人來到橋頭,一個盲人,一個聾子,兩個耳聰目明的健全人。
4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抓住鐵索,淩空行進。結果呢?盲人、聾子過了橋,一個耳聰目明的人也過了橋,另一個則跌下去,喪了命。
難道耳聰目明的人還不如盲人、聾人嗎?
他的弱點恰恰在於耳聰目明。
盲人說:“我眼睛看不見,不知山高橋險,心平氣和地攀索。”
聾人說:“我的耳朵聽不見,不聞腳下咆哮怒吼,恐懼相對減少很多。”
那麼過橋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論是:“我過我的橋,險峰與我何幹?急流與我何幹?隻管注意落腳穩固就夠了。”
今日感悟
很多時候,成功就像攀附鐵索,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智商的低下,也不是因為力量的薄弱,而是被周圍的聲勢嚇破了膽。
第8天 多次碰壁以後的鯪魚
曾有一個有趣的實驗,生物學家把鯪魚和鰷魚放進同一個玻璃器皿中,然後用玻璃板把它們隔開。開始時,鯪魚興奮地朝鰷魚進攻,渴望能吃到自己最喜歡的美味,可每一次它都“咣”地一聲撞在了玻璃板上,不僅沒有捕到鰷魚,反而把自己撞得暈頭轉向。
碰了十幾次壁後,鯪魚沮喪了。當生物學家輕輕將玻璃板抽去之後,鯪魚對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鰷魚卻視若無睹了。即使那肥美的鰷魚一次次地擦著它的唇鰓不慌不忙地遊過,即使鰷魚的尾巴一次次拂掃了它饑餓而敏捷的身體,碰了壁之後的鰷魚卻再也沒有進攻的欲望和信心了。
幾天後,鰷魚因為有了生物學家供給的魚料依然自在地暢遊著,而鯪魚卻已經翻起雪白的肚皮飄浮在水麵上了。
今日感悟
不要把一次的失敗當作下一次的失敗,更不要把一次的失敗當作永遠的失敗。曾經的失敗並不意味著永遠的失敗,別忘了“再試一次”。在這個世界上,成功都是被磨礪出來的!
第9天 鮮活的鰻魚
在日本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日本漁民出海捕鰻魚,因為船小,回到岸邊時鰻魚幾乎死光了。但是,有一個漁民,他的魚每次回來都是活蹦亂跳的。他的魚因此賣的價錢高過別人一倍。沒過幾年,這個漁民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翁。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魚了,漁民才把這個秘密告訴他的兒子。在盛鰻魚的船艙裏,放進一些鯰魚。為了對付鯰魚的攻擊,鰻魚也被迫竭力反擊。在戰鬥的狀態中,鰻魚生的本能被充分調動起來,所以就活了下來。
漁民還告訴他的兒子,鰻魚死的原因是它們知道被捕住了,等待它們的隻有死路一條,生的希望破滅了,所以在船艙裏過不了多久就死掉了。
漁民最後忠告他的兒子,要勇於挑戰,隻有在挑戰中,生命才會充滿生機和希望。
今日感悟
人要成功,必須勇於接受挑戰。沒有挑戰的人生,看起來很舒服、實際上卻是平庸的。有些人不想成為平庸者,卻又不敢挑戰人生。這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