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金融因素的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研究
財經縱覽
作者:林麗麗
摘要:在2014年歲末國際油價出現前所未有的暴跌,石油是當前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驅動能源,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其自身的價格與國際金融因素有直接關係,本文將從金融角度出發,結合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的實際,對基於金融因素的國際石油價格波動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金融;國際石油價格;影響
前言:在國際石油市場日趨金融化的背景條件下,金融因素逐漸取代商品因素成為影響國際油價波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的變化基本上都是受國際金融因素的影響,即使是出於政治目的的國際石油價格調控,也一定會借助金融方式來實現,因此對基於金融因素的國際石油價格波動進行研究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
1.石油美元加劇了美元彙率的波動
在二次大戰以後國際石油貿易就始終以美元進行結算,時至今日石油輸出國家的石油輸出能力極大提升,石油貿易產生的大量貿易順差都以美元的形式掌握在石油輸出國手中,大量的剩餘資金導致石油輸出國的投資欲望強烈,而為了追求較高的投資收益,絕大部分的石油美元都被投資到倫敦、華爾街等國際金融市場,成為西方國家股票和國債的主要投資力量。但是石油美元在外彙市場上大量存在,導致一定時間內的美元數量超出市場的承受能力,美元每時每刻都在麵臨著貶值的巨大壓力。同時美國為了自身的經濟發展大量的美元印刷也導致了美元貶值壓力的加劇,在美元貶值的趨勢日漸明朗的情況下,大量的石油美元會從美國外彙市場抽出,轉投到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而石油美元大量流入這兩個市場一定會作用於石油的供求和石油投機,加劇油價的波動[1]。
2.美元彙率的波動對油價波動有係統性的影響
在國際石油市場上存在這樣的現象,每一次美元的幣值發生變化,國際石油價格就一定會發生變化,這表明美元的幣值對國際石油價格有直接的影響,具體而言因為石油貿易中石油是以美元計價的,所以美元幣值的變化就一定會引起石油價格的變化,在石油的生產國,石油的生產成本通常是由本國貨幣計算的,美元貶值本國貨幣相對於美元就會升值,從而導致石油生產國家的石油生產成本上升、利潤下降,會打擊石油的供給。從石油的購買國家的角度來講,美元的貶值會導致石油需求國家的購買能力上升,進而產生大量的石油購買需求,但是在同期石油的生產國卻會因為成本的上升而限製產量,在需求增加、供給減少的雙重作用下國際油價就會出現大幅度的上升[2]。
同時美元彙率的變化還會導致期貨市場石油投機的變化,具體而言美元貶值會導致國際市場上美元和美元資產的拋售,退出的資本大部分都會流入到石油期貨中,必然會推動石油價格的一路走高。一旦美元貶值的預期明朗,美元的投資資產會在較短的時間內抽資離開,並進入到石油期貨的市場當中去,這樣就會導致美元的貶值現象惡性持續,在這一過程中美元資產會持續的抽資加入到石油期貨中去,導致美元不斷貶值、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惡性循環。
3.投機基金是導致油價劇烈波動的直接原因
隨著國際金融體係的逐漸完善,大量的基金組織出現在國際金融市場,而且因為大多數都有國家背景,所以基金組織的實力都極為雄厚,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這些基金組織的投機行為,是導致石油價格波動的直接原因。以養老基金、共同基金、基金會基金為主的眾多投機基金,其本身是為了一個特殊的社會目的比如:養老、慈善、救濟而設置的,通過對積累本金的有效投資來維持基金會的正常運轉,實現基金會設置的目標,這些基金會設置的目標是善意的起碼是正常的,但是其在國際金融社會中的影響卻是較差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