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買了許多房子,有時一年就買十套。如果要我到網上或現場去看房,我既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興趣。
投資房產同自住房不一樣。買投資房要用腦子,買自住房要用心。周末和夫人孩子一起去選一套自住房,我很願意。可投資房產是生意,我是這個生意的老板。生意的具體操作可以借力,許多方麵都可以利用專業人士的時間和知識。
投資過程中,有四種專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他們會免費或廉價為你打工。第一,地產投資顧問。用他們的時間和知識幫你在市場上尋找最佳房源。第二,貸款經紀。由他們幫你在各個銀行中找到最佳信貸產品,幫你辦理貸款手續。最好是上門服務,以節省你的時間。第三,律師。由他們幫你辦理房產過戶手續,並在簽購房合同前在法律方麵為你把關。第四,會計。由他們在稅務上幫助你爭取最大利益。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購買投資房產,可享受退稅方麵的政策優惠。
我在生意上會花很多時間,餘下的時間,我更願意和家人一起度過,或追求自己的其他愛好。很多地產投資者在選房、看房上花太多時間,實在可惜。要學會借力,讓別人幫你跑腿兒。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時間,因為生命是由時間組成的。我更願意花時間去擴大自己的生意或與家人一起享受親情。
幾年前,我遇到一位大陸移民徐明先生。他在澳洲獲得MBA(工商管理碩士),然後在一家全球五百強公司供職。在聽了我的房產投資講座之後,他跟我們買了一套投資房。在此之前,他聽了不少講座,也讀了一些相關書籍。盡管其中所講的房產投資理念都不錯,但缺乏操控性,都不夠實用。他在我們的建議和幫助下,購人了自己的第一套投資房。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認為,我們講的不僅有道理,而且實用。可買下第一套房之後,他認為自己懂得投資了,而且也有了實踐經驗,再也不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了。當時他擁有一套自住房,一套投資房,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又在世界五百強工作,應該說沒什麼自己做不了的事。雖然他經常到亞洲各國出差,可在澳洲時,他就每周末出去看房。他曾經在一個月裏看過近百套房。2000年至2004年是悉尼房地產在奧運會後狂漲的時期,而徐先生看了數百套房。猜猜他一共買下多少間?他一套都沒買!為什麼呢?也許價錢不合適;也許工作太忙,沒能和賣家或中介及時聯係;或者拿不定主意,他可能因恐懼當斷不斷。在悉尼上個地產周期升值最快的階段,他竟然一套投資房都沒買。2004年底,他又來聽我的講座。在比較了各自的結果之後,他意識到自己的路子走錯了。因此,他決定放下架子,虛心聽取我們的建議,並在我們的帶領下繼續投資。從那以後,由於思想意識的改變,他不光建立起一個價值數百萬澳元的地產投資組合,而且還使自己的年收人翻倍,並買下了一輛E係奔馳汽車。
2004年初,當悉尼房地產市場降溫時,我們一邊在悉尼尋找一些仍有升值潛力的投資機會,一邊把客戶帶到了比悉尼地產升值周期慢半個節拍的布裏斯本、黃金海岸、墨爾本及南阿德雷德。徐先生最近告訴我,在過去的七八年中,他的房產投資組合給他帶來140萬澳元(840萬元人民幣)的增值,使他跨人了地產百萬富翁的行列。而1990年徐先生剛來悉尼的時候,兜裏隻有150美元。他的成功是澳洲華人的驕傲。
要想讓自己的房地產投資能在十年中價值翻番,首先,我們要想到十年後的買家是誰。在此,我們仍使用“從結果開始”的原則。根據我們的研究,十年之後,能出得起雙倍甚至更高價錢的買家主要是三種人。第一種人是1946至1964年間出生的人。西方稱他們為嬰兒高峰期或空巢穴人。他們是澳洲的中產階層。早年在郊區買下別墅,生兒育女,事業有成。如今孩子大了,搬出去自己住了。而他們已接近或達到退休年齡,不再需要大房子了。這些人將陸續搬家。據說,他們當中的30%會搬到沿岸地區,餘下的70%~1睜搬到有便利的生活設施的地區。他們可能將大別墅換成小別墅,或搬入近城、近水、近生活設施的公寓或複式洋房。他們不再願意把周末花在收拾草坪、花園上。外出旅遊時不用再找人看房子。住在配有保安或其他安全設施的公寓裏,不僅平時安全,外出度假時,隻要一鎖門,就安全大吉了。
我們的好朋友、澳洲著名爵士音樂家格雷姆·貝爾夫婦就把位於悉尼東區海邊的別墅賣掉,搬人靠海一幢豪華公寓。我在查茨伍德區買的房子的前主人,就在近悉尼市中心一個高尚區——北橋買下一套兩居的豪華公寓。這類買主的側重點是方便、安全,並靠近各種生活設施,如商店、餐館、公園、咖啡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