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方麵,劍士會有兩個分歧:一、握劍前提下,如何更容易製敵?二、為了製敵,容許一切改變。這兩方麵,你覺得哪個好?”
鳳無病的提問讓清源顯沉默,她沒有輕易回答他的問題。對於這點,鳳無病很滿意。
之所以有劍鞘,不僅僅是為了遮掩劍的鋒芒,也是為了讓劍士有著思考的時間,思考為什麼出劍、值不值得出劍、出劍的後果是什麼。
“難道隻有兩種選擇?”
沒有選擇鳳無病所提供的兩種選項,清源顯疑惑為何隻有這兩種選擇。
對於她的提問,鳳無病首次出現興趣,以鼓勵的目光看著清源顯,說道:“你覺得還有幾種選擇?”
“這要看你,你知道有幾種?”
清源顯不過是初學者,今天還是她首次接觸竹劍。對於裏麵頭頭道道的東西,她當然不清楚。之所以如此詢問,也不過是她的思維方式作怪。
鳳無病:“我倒是知道有不少,不過,那些都比不上這兩種。”
清源顯:“試過了?”
鳳無病:“我將說的那些人打敗了。”
清源顯:“......”
“如果真要在這兩個選擇中選一個人,按照我真正的想法,我會選第二個。為了製敵,做出一切改變。”
雖然明白第二個選擇並不討喜,但是,她還是做出這個選擇。因為,這是她真實的想法,她不願為了得到他的歡心而欺騙他。
她騙了他不少,已經厭倦。
鳳無病皺眉,誠實說道:“為了一個目的而不拘一格,這確實能夠更快達到目的。這點,毋庸置疑。”
既然她說得誠實,鳳無病同樣開誠布公。
“不過,達到目的容易,想要再進一步卻有些困難。”
就像兩人被綁匪綁票,給他們刀子,要求隻有一人獨活。選擇第二個選項的人為了活著這個目的,他或許會將夥伴殺死。但是,接下來隻有他一人麵對綁匪。誰會知道,綁匪是否守約?
再以建房子來說,原本主人家想要建兩層樓,因此地基隻打下能夠支撐兩層的深度。這樣一來,建造的速度自然很快。
但是,他無法再加建,因為地基不夠深。
因此,選擇第二個選項的人走得或許會快。但是,不會太遠。
再以劍本身而論,選擇第二種目的劍士對於劍本身不太虔誠。劍,隻是他們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
同理,為了目的他們能夠舍棄劍。
這點類似於科學家,能夠舍棄底線的科學家研發的速度自然會很快,能夠使用活體研究自然要比隻用小白鼠的他們強多了。不暴露出來的話,他們會是讓人敬仰的大科學家。
以上種種,卻不能代表選擇這個選項就是錯誤。
“那麼,隻要定下足夠大的目的不就可以了?”清源顯說出她的答案,既然再進一步困難,為何不一步到位?
鳳無病笑了笑,這種說法倒是劍走偏鋒。不過,不太現實。因為,大躍進的教訓可是曆曆在目。
“你覺得這樣可以?”
自我覺得這是錯的,鳳無病卻也不會否認別人的想法。除非是遇到真理性問題,否則,他不會說出絕對的話。
話說回來,真理同樣也有局限性。
“我覺得可以。”
目標太大,也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放棄。多少人年少時曾憧憬成為科學家?但是,現在記著的還有多少?
清源顯認為可以,是因為她相信她不會忘記。當然,在鳳無病看來,這種相信無異於女生購物後宣誓下次不會再買。
“這東西你自己相信就好。”
信心這種東西自己覺得有就可以,別人給不了你。甚至,有時給的還是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