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以前,李朵肯定會一腳踩在課桌上一腳踏地,雙手叉腰大聲斥罵:“你媽的,沒看過蘿莉是不是,評論本小姐可不是免費的,以為我是猴子是不是,行不行我現在立馬把你屁股踹成西紅柿!”可是,如今不同,從她讓爸爸失望那一刻起,她便發誓,從今以後。她要做一名安分守己的淑女,不會再在學校裏惹是生非,也不會再三番五次被老師請去辦公室喝茶,更不會再作業不做天天逃課。但是,這並不代表,她往後的日子會讓成績老是名列前茅,她追求的是班級上遊,學校中上遊的中等成績。
下節課便是音樂課,是李朵最喜歡的課程。課間五分鍾的時間眨眼便溜走,隨之而來的是悅耳的上課鈴聲,回響在整個校園,四班同學們回到各自座位上,等待老師的到來。
也許,你們不會知道,當那名音樂老是踏進四班時引起的浪潮有多麼宏偉。怎麼看都是50歲以上的更年期婦女肌膚卻是比在座的%90同學還要白,唯一礙眼的是那些老年斑,眼戴一副黑色墨鏡,身穿灰色的裙子,出眾的氣質使得她往講台上一站,簡陋的講台便顯得不是那麼普通了,摘下眼鏡的她,滿臉和藹可親的笑容,舉手投足間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閻魔氣息。她開始用她獨特的聲音自我介紹:“我姓李,你們叫我李老師就可以了,我是大專音樂係畢業的老師,如今已經執教40年,我的二胡過八級,小提琴過9級,算是一名樂器教學老師,你們有誰想學樂器的當然也可以來找我,學費是一節課40元,不貴,在外麵,還要多加20元。”
這樣的開場白還真是前所未聞,一來便給自己打廣告,隻見她從包裏拿出磁帶,開始播放音樂。
和小學的老師不一樣,人家第一節課是講上課規律,而她是享受音樂,她一邊選擇曲目一邊說道:“我們初一音樂豐富多彩,我們這一學期主要掌握的歌曲不多,就唔首,教完後,我們會在13周測驗,所以每個人都要認真聽講,今天我門先把這五首歌都欣賞一遍,下節課,我們再正式教學。”語畢,音樂,響起。
沒想到是貝多芬的《致給愛麗絲》,可是,貌似課本裏沒有這首歌呀。“老師,課本沒有!”某位同學馬上發表自己的想法,把手舉得高高的,疑惑道。
“不教課本的。”老師大聲回答,說著還不耐煩地看了一下那位大膽的同學一眼,可憐的男孩泄了氣放下手不再說什麼。“現在我有請一位同學給我介紹一下這首歌,哪位同學來?”老師又說道,奇特的鬥雞眼掃了眼皮底下的孩子們,然而,全班出奇的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舉起手來。
“就那位女同學吧。”沒人舉手老師便隨機叫喚,李朵也該是自認倒黴,明明隻是趴在那裏看課本都能被她選中,極度無語地站起身來,慵懶地揉了揉眼睛,在同學與老師的注目下開始滔滔不絕:“鋼琴曲《獻給愛麗斯》是貝多芬獻給戀人苔雷澤的生日禮物。鋼琴曲《致愛麗絲》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於1810年所作。作者將這首精致的鋼琴小品題獻給女學生特雷澤馬爾法蒂。樂曲以回旋曲式寫成。一開始出現的主題純樸親切,刻畫出溫柔美麗、單純活潑的少女形象。這一主題先後重複三次,中間有兩個對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調性上,色調明朗,表現了歡樂的情緒;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襯托下,色彩暗淡,節奏性強,音樂顯得嚴肅而堅定。一連串上行的三連音及隨後流暢活潑的半音階下行音調,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題的第三次再現。樂曲在歡樂明快的氣氛中結束。”
李朵以快刀斬亂麻的語速把一整段話一氣嗬成,標準的普通話讓在坐的每一位同學都目瞪口呆,心服口服,就連音樂老師,都愣在了那裏。想想他李朵同學,語文水平那麼好語言水平又能差到哪去,一直以來,她就覺得自己不比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那兩位某某遜色,經常拿著瘋狂閱讀一個人躲在被窩裏讀,日複一日,朗讀技巧所謂算得上是爐火純青了,他爸爸也正因為這個在同事麵前賺足了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