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易水兩岸(2 / 2)

“咳咳。”林墨淵及時解圍:“前方有個義莊,我們去留宿一晚吧。”

木挽香使了個眼色,拉著楊軒亦去了義莊。

眾人行至牌匾前,隻見深棕牌匾上寫著,易水山莊。

林墨淵道:“義莊,起源於北宋,範氏義莊,已有長達百年的漫長曆史。原先是用來接濟範氏的貧窮子弟。範氏組人可以在義莊領到口糧和銀兩。隨著時間演變,後成了接濟貧民的組織。”

“這山莊名字倒也是就地取材,鄰著易水便叫易水。”木挽香接著道:“義莊莊主多半是樂善好施之輩,打起交道來倒也方便。”

楊軒亦到了門前,向一位打掃的婦人說了來意,不一會兒,一青衫男子便前來通報道:“請各位隨我前來。”

木挽香隨著仆人前行,暗自納悶為何莊主不親自迎接。

義莊建築與尋常人家一般,並不奢華。畢竟是接濟窮苦人的地方,四處都是髒兮兮的,眾人一路見到了各種髒兮兮的乞丐,有的身形殘疾,有的體弱多病。上至鬢發銀白的老人,下至哇哇學語的嬰兒,被衣衫襤褸的婦人抱在懷中哄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苦人的生活是從來不被關注的,貧苦人也是從來不被重視的。

甚至有許多人會認為,乞丐的存在隻是為了髒了別人的眼睛。

但有誰知到乞丐背後的困苦?難道貧窮的人喜歡貧窮嗎?

有些人生來殘疾,有些人生來被拋棄,有些人生來便重病纏身,一生飽受疾病的痛苦。

這些人也想過著正常的生活,但世俗從不給他們機會。

世俗從來都隻會給予他們同情和安慰,然後轉身離開。但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真切的幫助,但又有幾人會伸出手呢?

所以,從事義莊一類活動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就算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慈善,是為了增添自己的福德,又有何不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到了幫助,不是好事一樁嗎?

很快,眾人被帶至了一扇門前。“請進。”仆人推開了門。

“吱呀。”一聲,陳舊的木門被推開了,但屋內卻是一塵不染的,四處放滿了書籍。

一位身著淡藍麻布衣的人正坐在木椅上讀書,見眾人來了便仔細的放下了書,怕弄皺了書。

“在下是義莊少莊主楚易。”隻見說話的少年,眉清目秀,一身書卷氣,卻有些病殃殃的感覺。

楚易接著道:“貴客到來。本該遠迎,隻是自幼腿腳不方便,走動很來很是麻煩。”

木挽香心道,如此翩翩美少年,竟是雙腿殘廢,甚至可惜。心下覺得,上天當真是不公平。

楚易風度翩翩,儀表堂堂,難得是還是個仁厚之士,救濟難民,心地善良,卻是天生殘疾。

見到了少莊主之後,又會發生些什麼呢?易水山莊的莊主又是何人呢?

下章 冥冥之中的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