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司馬懿裝病奪權(1 / 3)

後主劉禪按照諸葛亮的遺囑,節儉地操辦了諸葛亮的葬禮,諸葛亮安葬在定軍山。

這時有官員稟告後主劉禪:“東吳派將領全琮帶兵幾萬駐紮在巴丘界口,不知道有什麼企圖?”

後主劉禪大驚:“丞相剛剛去世,東吳就背叛盟約侵犯我國,這下該怎麼辦?”

蔣琬說:“我敢擔保王平、張嶷帶兵五萬駐紮到永安城,能夠防備東吳軍隊。陛下再派一個口才很好的人去東吳報告丞相的喪事,乘機觀察東吳的實際情況。”

後主劉禪說:“誰願意出使東吳?”有一個官員站出來請命,說:“我願意。”大家仔細一看,是大臣宗預,後主劉禪很高興,立刻命令宗預出發,往東吳報告喪事,打探東吳的實際情況。

宗預來到東吳見了孫權。宗預看見東吳的文武大臣都穿上了喪衣。孫權對宗預說:“東吳和蜀國已經聯盟成一家,你們為什麼在白帝城增加兵力?”宗預說:“我以為是我國的疆土,我國的士兵就應該去防守,這麼簡單的道理,陛下何必多問。”孫權笑道:“你的口才不在鄧芝之下。”又對宗預說:“我聽說諸葛丞相去世了,每天都為他流淚哭泣。我又命令文武百官為諸葛丞相掛孝。我生怕魏軍乘機進攻蜀國,所以派兵到巴丘界口守衛。沒有其他的意圖。”宗預拜謝孫權。

孫權又說:“我早年就答應不侵犯蜀國,怎會背叛盟約?”

宗預說:“我國皇帝劉禪派我來向陛下報告諸葛丞相的喪事。”

孫權取出一枝金箭,一手折斷,發誓道:“我如果背叛盟約,子孫會滅絕!”

宗預再次拜謝孫權。回成都向後主劉禪彙報了東吳的實際情況。後主劉禪得知東吳孫權折箭為盟,大喜過望,重賞宗預。

後主劉禪按照諸葛亮的遺囑,封蔣琬為丞相、大將軍。薑維被封為輔漢將軍、平襄侯,統帥全國軍隊。

楊儀因為沒有得到重用,口出怨言,還有投降魏國的意思。費禕報告了後主劉禪,後主劉禪下令殺了楊儀,蔣琬勸阻,楊儀被謫為平民百姓。

曹睿見蜀軍不再侵犯邊疆,東吳也不敢過長江進攻。於是便不理朝政,過上了荒淫奢侈的生活。魏國百姓苦不堪言。

有一天,幽州刺史毋丘儉回報朝廷:遼東公孫淵造反,自稱燕王,帶兵侵犯北方邊疆。

曹睿得知後,大驚失色,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討國家大事,怎樣掃平公孫淵。

司馬懿說:“我帶兵四萬就可以平定公孫淵這個叛賊。”

曹睿說:“你帶這麼一點兵馬,千裏迢迢趕到北方幽州及遼東一帶,恐怕是力不從心,難以收複遼東失地。”

司馬懿說:“兵不在多,打仗靠的是出奇製勝,計謀能夠預測戰爭勝敗。”

曹睿問道:“你能預測公孫淵會作什麼舉動?”

司馬懿說道:“公孫淵如果放棄遼東逃到更遠的地方,那是最好的逃命辦法。公孫淵派軍隊抵抗我軍是不好不壞的計策。公孫淵如果堅守襄平,他必敗無疑。”

曹睿問:“你這次遠征,什麼時候能夠回來?”

司馬懿說:“到遼東有四千多裏,去遼東需要一百天,進攻公孫淵需要一百天,回國需要一百天,路上休息六十天,大約一年就足夠了。”

曹睿又問:“如果東吳和西蜀再次入侵我國又該怎麼辦?”

司馬懿說:“陛下請放心,我早已經安排好了抵抗西蜀和東吳的計策。”

曹睿大喜過望,馬上命令司馬懿帶兵向遼東挺進,掃蕩公孫淵。

司馬懿派先鋒胡遵帶兵急速進軍,胡遵在公孫淵的陣營前安營紮寨。公孫淵命令部將卑衍、楊祚分兵八萬駐紮到遼隧,安營紮寨二十裏,防守十分嚴密。胡遵派人快馬回報了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