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人的故事就是探求人生,探求名人、偉人是如何成長、如何學習、如何生活,以什麼樣的感情和態度來直麵人生的風雨。大凡名人,無不壯誌雄心,心胸坦蕩,他們崇高的理想及不平凡的經曆時時鞭策著後人不斷前進。
華盛頓是一個能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人物。為了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他毅然站到了反英的前列。在戰火的洗禮中,他逐漸成長起來,擔任了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大陸軍總司令,為美國的獨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獨立戰爭勝利後,華盛頓以其卓越功勳而成為美國最高領導者,是順理成章之事,一些階層和集團欲效英國君主製,希望他“登基”稱“國王”,他統率的軍隊也表示支持,然而華盛頓卻堅決反對。
他奮筆疾書:“讓我懇求你們,如果你們對你們的國家還有一絲尊敬之情,如果你們還為你們自己和你們的子孫後代著想,或者你們尊重我的話,那麼就從你們的頭腦中徹底清除這種念頭。我認為這個念頭包藏著可能降臨我國的巨大災難。”
他主動辭去了大陸軍總司令職務,不當國王當農夫,返回蒙特維爾農莊與家人團聚,恢複了一個平民的身份。
隱退之後,他卻發現當時的美國聯邦政府是“一個半死不活的、一瘸一拐的政府”,意識到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果實正“瀕臨混亂和毀滅的邊緣”。於是,華盛頓決心改變這種狀況而再度出山。
1787年,他主持召開了“憲法會議”;1789年,又因其特殊地位、榮譽和聲望而當選美國第一任總統。上任後,以卓越的才能解決了許多棘手的問題,從而使美國政府得到了真正的健全。
華盛頓連任兩屆美國總統之後,於1796年11月發表了著名的《告別書》,主動離開了政治舞台,又回到山莊,再次過上了寧靜的生活。
然而在1798年美法關係惡化、戰爭一觸即發之時,他又應召準備出山統率全軍禦敵。後來雖然因危機很快過去而未成行,但他為國效力不計個人得失的精神,使人敬佩。
在這喧囂的世界上,名人們都曾有過許多執著,甚至固執得自尋煩惱,也曾對人對己都有點苛求,可是人與人之間的是非恩怨,在哭過、笑過之後,才發現原來也可以似過眼雲煙。漫漫人生路,有時退一步是為了去踏千重山、破萬裏浪;有時低一低頭,是為了將頭顱昂揚成擎天柱,是為了讓自己的吼聲響成驚天動地的風雷。
英國著名作家王爾德曾經說過:“除了誘惑,我什麼都能抵抗。”可見誘惑有著無比巨大的魔力,但是誘惑並非不可戰勝。也許窗外就是繁華喧囂,但隻要你有一顆淡泊名利的心,你自會綠意盈懷;也許期待已久的愛情沒有如約而至,也許執著的付出沒有收到應有的回報,也許放飛的真情祝福一去不返,但是平和超越的心態會將你熏陶得更加包容、謙和。遠離虛榮的時候,你反而會覺得世界變得更加真實,選擇的路也更多了。
人對人的傷害不隻來自詆毀、欺騙和爭鬥,有時還會來自並無惡意的行為,比如忽略和大意等等,所以不要與他人斤斤計較那些無關生活本質的小是與小非,況且不是所有的恩恩怨怨到頭來都能分得清孰是孰非,不是所有的誤會和傷害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澄清和昭雪。也就是說,學習名人應該以廣博的胸襟去忍受心中那些委屈、憤懣甚至仇恨,正如一位老革命家詩雲:“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也不是生命的全部。感情就是惺惺相惜,你喜歡我的英雄膽,我中意你的女兒淚。兩個人的世界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愛得太淺沒有價值,愛得太苦終成負累。所以人生路上,我們可以為愛失去名譽、金錢、地位,唯獨不能失去的是自我。
愛情是不能放在天平上稱的,不是你付出越多,收獲就一定會越大。一個人的婚姻中付出了多少,家庭並不一定會回報他多少,愛情與婚姻中的付出與收獲既不成正比更不成反比。愛情講究的是兩情相悅,如果愛已變質,就瀟灑地揮一揮手,何必在孰是孰非之間糾纏不已,要知道一去經年,再驚心動魄的愛也會被時光老人稀釋成一道模糊的背景。
《品讀名人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全集》一書,旨在使人們通過讀名人的故事,了解曆史,感悟人生,陶冶情操,激勵鬥誌。認真閱讀本書,你會豁然開朗,在我們習以為常、平淡無奇的生活中,重新審視自己的位置,挖掘不盡的潛能,獲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