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遺詔(2 / 2)

台上的說書人還在繼續著。我活在他的故事裏,那裏的我,不過是個遙不可及的女子。而當我站在這裏,以一個看客的身份聽著關於自己的故事的時候,我的感受是,我無比厭棄著故事裏的那個可惡的女人。

皇上終於決定要審理蜀王的案子了,地點設在禦書房,屋內隻有他們二人,甚至連個伺候茶水的宮女都沒有留。蜀王跪在那裏,麵上是慣有的平靜,半分懼怕也無。在天牢裏關了快半個月了,臉上有些許的青色的胡茬,雖然有些落魄,卻讓他那張原本俊秀的臉更多了幾分成熟。

他輕笑一下,眉眼都沒抬一下:“你倒是很有勇氣,難道不怕我殺了你嗎?”

“你不會的。”皇上坐在書案之後很是篤定,“你做事從來都是光明磊落,這樣的事情你不屑一顧。”

“你倒是很了解我,若我今天就要破例了呢?你豈不是虧大了?”蜀王的笑容更大了些,他雖這樣說,卻並未有任何舉動。

“你也算是朕看著長大的,你的性子如何朕自是清楚的很,況且我李家的男兒都是光明正大,絕不做齷齪之事。”提到李氏家族皇上顯然無比自豪。

“是嗎?”蜀王抬頭輕蔑的看向他:“你敢保證你一輩子都沒有做過虧心事嗎?”

“朕與你父王之間是皇位之爭,動用些手段也是在所難免的。”皇上有些尷尬的回避著他的目光。

“我若沒有記錯,父王當年對你這個弟弟也算是疼愛有加,他若不是太看重你,斷然不會在你被敵軍圍困之時舍身相救,而你卻恩將仇報,奪了他的性命。”蜀王目光中的陰狠之色煞是滲人。

“朕承認當時是被權力迷失了心智,可朕不是故意要殺了他的。”皇上將目光移到他的臉上,“當時正趕上先皇要選太子,他派我們兄弟二人去荊楚,不是要鼓舞什麼士氣,是想看我們誰能建功立業。朕原本隻是想重傷於他,讓他沒有辦法和朕爭搶功勞。朕是一時失手才錯殺了他。”皇上說到這裏像是想起了痛苦的回憶,語氣隨之而激動起來。

“不管你如今怎麼說,結局已定,我父王終究是做了你的刀下之鬼。我如今反你之舉也是你咎由自取。”

“朕是愧疚的,所以才對你格外重視,給你請最好的師父,賜你錦衣玉食,甚至將大部分的兵權都交到你手上,就是不希望你恨朕。可是你終究還是走上了複仇的道路,還捎帶上了朕的兒子,你教唆他貪汙,擁兵自重,甚至是謀反叛亂。這樁樁件件都是你報複朕的手段?如今朕的兒子已脫了祖宗戶籍,成了一介平民,你可高興了?朕若不罰你怕是不能安撫朝眾!”

“你少拿朝眾來唬我!”蜀王的輕蔑之色更甚,“你給我什麼都不能改變你是我的殺父仇人的事實,而對於璟明,從來都不用我教唆他,他就向著我想要的方向發展了。你別忘了,當初他貪汙,是我傾盡家財賑濟災民,補了那麼大的漏洞;我在南疆也曾是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卻被你說成是擁兵自重?而這場謀反的主謀原本也是你的兒子,不是我。你將所有的罪責歸到我身上未免太牽強了些,怕是你還沒有這個本事要殺罰於我。”蜀王抬頭看著對麵的皇上,徑自站了起來。

皇上死死的盯著他,心一下子慌亂起來,身體不自覺的向後退了一步。

蜀王不慌不忙的將手伸向懷中。皇上警覺的看著他,以為他要掏出什麼兵器殺了他,他緊張的看向門口,就差沒喊侍衛進來了。

而蜀王隻是自懷中掏出一塊黃綢布,輕輕抖開。“皇上你如此聖明,能在避暑之前留下聖旨,讓阿音來阻止我們禍亂朝綱,想來是遺傳了先帝的料事如神吧?”

“你什麼意思?”皇上不解的看著他。

“先帝遺詔啊。”蜀王以這樣淡然的口氣說出了足以震懾世人的話。

皇上怔愣了一會兒後,終於反應過來。他不可思議的看向蜀王手中的所謂的遺詔,隨即慢慢自書案後轉出來,恭恭敬敬的跪在那裏。

蜀王嘴角噙著嘲諷的笑容,高聲誦讀:“先帝遺詔,蜀王璟鈺,長子遺孤,李氏嫡長孫,著後世謹記,無論未來他做下何事,均得赦免,不得有違!”

念完遺詔,皇上慢慢站起來,正對上蜀王的笑容,他終於明白,為何從頭到尾他都沒有害怕過,原來他手中有這樣一份特赦令。

蜀王將黃綢布小心翼翼的疊好複又放入懷中。“該爭也爭了,該鬥也鬥了,我也著實累了,不想再和你玩了。你殺了我父王,卻失去了這個世上最疼愛你的兄長,這何嚐不是報應的一種?而如今我雖害了你的大兒子,卻為你甄選出一個更適合皇位的人,我們也算互不相欠。”說完拿出兩塊令牌,“今日起,南疆和飛虎軍我全都交還給你,從此做個與世無爭的閑散王爺,你不會介意吧?”他像是在詢問,卻不等皇上說話,在皇上驚異的目光中,抬步走出禦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