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把人生大目標和行動細節合為一體(4)(1 / 3)

就等於完全要與人決裂。這是因為人們在說“不”的時候常常帶著很大的火氣,有時是完全持否定的態度,從而給對方以不快,結果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但是,無論什麼事情都應該有它的兩麵性,有的時候,由於你大膽地說出了這個“不”字,不但沒有落下不良的後果,反而給你帶來了極大的喜悅,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世界著名的音樂指揮家,日本的小澤征爾,有一次去歐洲參加指揮家大賽。在前三名決賽時,他被安排在最後一個出場。評委會交給他一張樂譜。小澤征爾全神貫注地揮動著指揮棒,以世界一流指揮家的風度,指揮著世界一流的樂隊演奏具有國際水平的樂曲。

演奏中,小澤征爾突然發現樂曲中出現了不和諧的地方。

開始,他以為是樂隊演奏錯了,就指揮樂隊停下來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覺得不自然。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都鄭重地聲明樂譜沒問題。麵對幾百名國際音樂大師,小澤征爾考慮再三,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不,一定是樂譜錯了!”他的喊聲剛落,評判台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

小澤征爾取得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他不附和權威,堅信自己的判斷力,勇敢地說出“不”,而其他兩位選手雖然也覺得有問題,卻沒能說出“不”字。

此外,人們在說“不”的時候,臉上的神情往往是很嚴肅的,雖然這“不”字是表示否定態度的,但隻要你學會臉上帶著友善的表情來說,雖然否定了別人,也不至於使別人難堪。

學會委婉地說“不”,使別人接受,是說“不”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者最基本的素質。

挑戰自卑,事業更精彩

自卑是自信的晴雨表,自卑是做事的天敵,是成功的絆腳石,當你樹立了自信之後,自卑也就自然而然地化為雲彩。

戰勝自卑的心態,其實就是戰勝喪失信心的自我。

喪失自信通常可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前麵所說的暫時性喪失信心,一種則來自從小養成根深蒂固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若不加以克服,則容易在不知不覺中使你的人生蒙上一層陰影。自卑感並非無法克服,就怕你不去克服。反觀這世上,許多成功者都是克服了自己的自卑而走向成功的。他們能,你為什麼不能?

我們給“自卑感”所下的定義是———一種阻礙自己成功的心理障礙。雖然自卑感是無形的敵人,但你必須設法戰勝它,否則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喪失信心、自我意識過強、不安、恐懼等種種並發症,都會為你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自信與自卑是兩種不同的心理激素。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信心是否堅定呢?當你做完以下的測驗,結果便馬上知曉。

你是否會將過失轉嫁給別人。

你是否常在家裏或辦公室裏發脾氣。

在人前,你是否會十分在意別人的想法,甚至變得膽怯。

你是否常在回憶光榮的過去。

麵對陌生人時,你是否會害羞。

你是否會對陌生的事情感到害怕。

你是否害怕失去工作。

你是否害怕找不到工作。

和上司交談時,你是否感到局促不安。

以上答案中隻要有一處是肯定的,就表示你的自信正亮起黃燈。你必須替自己謀求更高更堅強的自信。此時,建議你不妨利用本章所提供的方法開始培養技巧。

為何一個看起來正常、健康、聰明的人會背著自卑感的沉重負擔呢?為了尋找答案,讓我們先來看看心理學家的說法。

曾有一本心理學書籍寫到,一般所謂的自卑感多半來自孩提時代———約6歲以前,而根本原因則多半源於父母對小孩的態度。

譬如,父母原本想生女孩,結果生出來的卻是男孩,使他們十分失望。又如,如果你長得不似其他兄弟姊妹那般討人喜愛,那麼你可能就得不到父母的寵愛,且常成為被家人責備、嘲弄的對象。相反地,太受寵也不好,因為過分溺愛會嚴重影響到你的獨立判斷能力。這些都是造成自卑的主要原因。

除了來自家庭的影響之外,在學校裏,老師及同學們的態度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影響也頗大。例如,當你因為家境貧窮、衣服破舊。或父母隻受過小學教育而經常遭到同學們冷嘲熱諷,在你變得憤世嫉俗的同時,自卑感也附著在你身上而逐漸擴大。

除上述之外,還有一種十分常見的心病,就是與人相處時的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