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吸收魔石(1 / 2)

在這裏,元宵節是比春節還要熱鬧的節日,晚上村裏人大多都會三五成群的聚在十字路口,把自家的煙花全都搬出來,然後放一塊集中燃放,這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規矩,頗有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味道。

所以元宵節這天,從天色剛黑,一直到半夜兩三點,煙花都不會停止,整個天空也被煙花覆蓋,連空氣中也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這裏地處偏僻,又是山村,所以根本不存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而且就算是有規定估計也無濟於事。

因為過年放鞭炮,元宵節放煙花和孔明燈,對這裏的人來說,就像是餓了要吃飯一樣,那是必須具備的東西,如果過年不放鞭炮,元宵節不放煙花和雲燈,那還有什麼節日的氛圍,哪怕是一碗餃子一碗元宵,也吃不出以前的味道。

至於說空氣汙染,那是萬惡的工業革命給鬧的,煙花爆竹由來已久,還不是依然山清水秀。

孔明燈其實隻是一個說法,也有人叫它雲燈,至於和曆史上諸葛亮發明的孔明燈是不是一樣,林不知道,總之就是用紅紙封起來的一個小燈籠,就像是倒扣的水桶,下麵是中空的,用鐵絲紮起來,放上浸了煤油的破布或者棉花,點燃之後等燈籠裏的熱氣聚滿,小燈籠就會晃晃悠悠的飄向空中,至於飄去那裏就是老天爺的事情。

放雲燈的習俗由來已久,據說可追溯到三國時期,起初放雲燈用於戰爭,或者書信往來,後來是為了烘托節日的喜慶氣氛,不過現在放雲燈卻成了一種消災去難的祈禱手段,每家每戶元宵節晚上,都要糊一個或幾個雲燈,然後在天黑之後,吃元宵之前放出去,這樣雲燈就可以把所有災難都帶走...

而雲燈如果落在別人的院子裏,那這家的主人就會把雲燈扔到鍋底燒了,還要在門口燒一炷香,以驅邪避災,所以大多數人會反感雲燈落在自己家裏,這比死人都晦氣。

不提這個習俗的負麵影響,放雲燈還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隻需要幾根玉米杆,幾張紅紙,就可以做出好幾個雲燈,特別是晚上放飛時,看著那雲燈一點點飄起來,慢慢的變小,直到最後變成一顆會移動的星星,這個過程讓人很是享受。

當然,放雲燈也有技巧的,那就是沾了煤油的棉花或者破布不能太大,不然很容易點燃外麵的紅紙,這樣會有引起火災的危險,這裏人是很重視這個問題的,所以很多人寧願多放幾個雲燈,也不會在一個雲燈裏灌足了煤油,一般雲燈飄上幾百米的高空,再隨風飄浮幾裏地,煤油就燃光了,根本不會有火災的危險。

吳芳這個敗家娘們掌握了技巧,樂此不疲,足足糊了十八個雲燈,再加上林和於小玟還有雷鳴子,每人糊了一個,到了晚上放飛時,院子裏就像是黃蜂出巢,那景色還真的無法用語言形容。

吃了元宵,眾人就去街上看煙花,幸好門前就有一條十字路口,倒不用跑遠,吳芳特別殷勤的幫林把煙花都搬出來,頓時驚住了不少人,很多人家都是買一兩個煙花圖個喜慶,而這邊卻足足堆了滿滿的一車,就算是全村的煙花堆起來,也沒有林買的多。

於小玟倒沒有說什麼,難得在老家過一次元宵節,自然要玩個過癮才是,而雷鳴子心氣不高,因為老李頭的去世,他失去了來到這裏之後唯一的好盆友,過年的時候,老李頭還和他約定,等正月十五再挑燈夜戰,可是現在卻人去樓空。

“大家先別放,咱們五個一組擺在一起,然後再同一時間點燃,這樣玩才過癮...”吳芳大大咧咧的當起了總指揮,將鄰居們的煙花統統收到一塊,然後指揮著幾個小孩子把煙花擺成各種形狀。

林倒是安心做一個看客,站在於小玟的身後,靜靜地看著忙忙碌碌的吳芳,她的快樂從來就沒有斷過。

“小孩子走遠一點,別傷著,那個誰楊大順子,還有二狗子,你們組織一下,一會一塊點燃...”吳芳躲得遠遠的,還不忘指揮道。

眾人心裏那叫一個可惜啊,這麼多煙花一起放,到底看哪一個,這不是浪費嗎?

不錯,這就是村裏人可愛又可笑的思想。

隨著吳芳的一聲令下,三五成堆的煙花被一起點燃,頓時砰砰之聲絡繹不絕,而吳芳早就做好了準備,捂著耳朵躲在林和於小玟的後麵,露出腦袋緊盯著天空...

隨著雨點般的閃光射向半空,一瞬間整個夜空都被照亮了,無數的煙花在空中炸開,五彩繽紛的色彩綻放,所有人都高高的昂起頭,看著那煙花歡快的驚呼,這是他們這輩子第一次在現實中看到這麼燒錢的做法,心中隻有兩個字那就是過癮。

這邊的煙花密度,早將村子裏其他的地方蓋過去,而村裏人也新奇的跑到這瞧個新鮮,所以等煙花放到一半時,基本上村子裏的人有一大半被吸引到這裏,甚至有的地方斷了煙火,全家老少都裹挾而來,據老人說,這比以前村裏放電影都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