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大多數人都見過,但像一棟樓高的棺材你見過嗎?
卻說林的化靈之身被吸進礦洞,沿著彎曲的通道一路向下飄去,不知道飄了多久,但林能感覺到起碼離地麵有百米的高度,這裏一片漆黑,林能隱約看到,這裏還有人為開鑿過的痕跡,但因為年代久遠,裏麵的設施早就壞掉了,連牆壁上的那盞礦燈都被石灰埋起來。
前麵的礦壁上裂開一個十公分寬的裂痕,裂痕直接蔓延整個通道,林可以肯定,隻要一隻老鼠的力量,就能將這裂縫擴大,乃至讓整個礦洞坍塌下來。
就在林還沒有看清身邊的景物時,他的化靈之身便從嗖的一聲擠進裂縫裏,經過不到一分鍾的黑暗,眼前突然出現了亮光,等他回過神來,卻發現已經來到了一個無比空曠的空間裏,裏麵飄著七彩的光點,而四周的石壁也閃爍著金光,不過最讓林驚訝的是,這四周的石壁起伏的弧度,竟然和棺材的形狀一模一樣。
鑿山為棺,林突然想到這句話,有些震驚的望著四周的石壁,那人到底到了什麼樣的境界,竟然可以在山基下鑿出一個棺材,而且這棺材低的一端也有三十米高,高的那一段更是達到五十多米,除去石壁上那道細小的裂縫,四周都是密封的,那掏空的石頭他是如何運出去的?
“雪恥,雪恥...”
一聲震天的呐喊,幾乎刺穿了人的耳膜,林還沒反應過來,隻見身邊的環境一變,他正站在一處山崗上,而山下黑壓壓的聚攏著數十萬的古代士兵,正高舉著生鏽的武器大聲的呐喊,武器有鋤頭長戟銅槍,而且士兵的衣服也是破破爛爛,而且裏麵還混雜著幾個辮子兵,手裏明晃晃的大刀明顯高出其他兵器好幾個檔次。
“上將軍括在此,眾將士噤聲。”
一聲虎吼幾乎蓋過所有人的呐喊聲,穀中眾人都沉默下來,靜靜地望著前方那位騎黑馬的白麵將軍。
“括無能,致使將士被困,然,括可許一諾,若生爾等先,若死括先,”趙括舉劍喊道,“瀛人之辱,猶甚於暴秦,眾將士生而降秦反被坑之,死後既為鬼魂,當為鬼雄,凡降者定斬不饒。”
“萬死不降。”眾將士齊聲呐喊。
“突擊尅...”
對麵山穀一聲島語傳來,接著湧現千餘名鬼子,但他們手中都是現代化的武器,三八大蓋、王八盒子還有歪把子機關槍,林看的下巴差點掉下來,這場麵是不是太穿越了點,戰國時期的人物和島國鬼子大戰...
“擂鼓進攻...”
趙括拔劍一夾馬腹,便指揮士兵向鬼子跑去。
“噠噠噠...轟隆...”
機槍的聲音尤其刺耳,還夾帶著隆隆的炮聲,跑在前麵的士兵立馬被擊中一片,他們還沒來得及哀嚎,身體就化成黑煙融入土壤中,而身後的人則繼續嘶吼著,高舉著武器衝向穀中的鬼子。
就像是一道洪流遇到了頑石,洪流雖猛但也不能撼動頑石,林卻看得熱血湧動,這群古代的士兵明知道是死,卻前赴後繼的進攻感動了他,有人說趙括紙上談兵,但那都是以訛傳訛,後人杜撰而已,一場戰爭的勝敗最主要取決於將軍的智慧,但是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誰也不能保證每戰必勝,他隻是運氣不好而已。
史記有載: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
也就是說,趙軍一個多月沒吃飯,就算是以人肉為食,還沒有放棄希望,這說明趙軍是一支頑強的軍隊,從側麵也反映出趙括在軍隊裏的威望十分高,而在趙括率軍出擊被射殺後,趙軍還能保存下來四十萬軍隊,同樣也可以說明趙括並非是傳說中的無用書生,他是一代勇將,一個寧死不降的人,就像一位現代詩人評價趙括的一句詩:莫笑將軍括,將軍未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