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中的流程管理(2 / 2)

從對人負責轉變為對事負責。流程優化不僅要求主管的工作重心發生轉移,也要求員工的思想從傳統的對上司負責,隻要完成上司交待的任務就行的觀念,轉變到對流程和結果負責,滿足客戶需求的觀念上來。當然從對人負責到對事負責的觀念轉變,需要流程導向的考核和報酬機製的牽引才能實現。

關注靈活與規範的平衡。首先,流程應有適度的多樣化,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對於流程的不同分支要充分考慮,避免當特殊情況出現時,流程中角色的不知所措。其次,應使流程具有一定的規範性。如果每個員工都可以超越流程去完成工作,就會導致流程文件成為鎖在文件櫃裏一堆廢紙,失去流程管理的意義。

提升員工主動性,基於流程的目的建立員工的評價體係。再優秀的流程也需要人來操作,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無論何時都是至關重要的。麵向流程管理需要落實到考評體係上,牽引員工為整個流程的效率負責,而不是局限於傳統職能部門的有限的職責範圍內。

建立信息係統,實現信息的集成與共享。流程運作離不開信息的及時傳遞。高效的信息係統(IS)保證信息的及時采集、加工、傳遞,實現信息的合理、及時共享,提高流程的運行效率和對外部變化的響應速度。

流程建立和優化實施具體有以下幾種辦法,即Elimination(取消)、Combination(合並)、Rearrangement(重排)和Simplification(簡化),是指對現有的工作環節,通過“取消-合並-重排-簡化”四項技術形成對現有組織、工作流程、操作規程以及工作方法等方麵的持續改進。結合流程管理的特點,可以將流程管理中業務流程的建立、優化製定如下實現路徑:研究企業流程管理和業務特點,劃分工作環節,進行現狀評價。針對於工作環節進行現有工作的描述,發現存在的問題。組織相關人員通過頭腦風暴進行流程管理和業務專題研討會,並與關鍵環節的責任人交換意見。評估當前渠道管理和業務各個環節的實施效率,在當前和理想的管理導向係統中尋找差距,提出改善方案。結合企業的管理導向設計和製定理想的業務流程,繪製流程圖,製定和修改相應的管理製度。深度座談和廣泛交流意見。製度流程簽署發布,付諸實施。監督執行,反饋實施中的問題,做修正性調整。固化流程,階段性總結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