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員係統研究
做好人員係統研究,本著經濟地使用人力的原則,解決人員選拔、人事激勵、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等管理活動。
(1)進行機動性教育:形成並發展適合本企業的氛圍,統一員工的價值觀念,提高企業的內聚力和員工的社會責任感。從組織角度來看,進行機動性教育其實就是建立企業文化。成功的企業文化可以通過對共同價值觀的內化控製,使組織成員自我調整和控製自己的行為,從而實現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高度一致。
(2)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根據生產力變化的連續性和未來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不斷提高員工素質,開發員工潛在能力,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人員培訓要注意雙向開發,即當員工所任職位不足時,擴大其職位外延;當員工能力有餘時,增加其工作重量。
(3)掌握員工需求:根據馬斯洛的激勵理論,人有5種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企業應及時掌握員工心理需求動態,適時采取措施,並盡量將員工需求導向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上來。
三、引入競爭機製,搞活人力資源管理
市場經濟的最大特點是企業的競爭,企業的競爭也就是人才的競爭,就是大浪淘沙,優勝劣汰;那些思想保守,不善經營,不懂管理的“南郭先生”將會不斷被新人取代。為此,企業人事管理職能部門要積極搞活用人機製,不斷深化企業人事製度改革,改進人事管理方法,建立健全企業人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充滿活力的管理機製,拓寬人才視野,從根本上改變用人觀念和標準。因此,正確的人力資源管理,必須是在人力資源管理體係框架內分塊管理,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係,是有效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前提。
(1)建立健全企業組織架構:充分了解企業三至五年的中短期規劃,特別是企業的發展目標及實現此目標所采取的戰略手段,隻有企業的目標與戰略明確了,才能設計足以實現企業目標並與之相配套的組織架構。建立企業組織架構是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根本基礎。
(2)建立職等表:組織架構建立好之後,企業的管理模式就確定了,包括崗位設置、部門劃分、工作接口、管理路線、組織階層及上下級關係等就界定清楚了。為了確保組織架構中所設定的各崗位任務能得以實現,就有必要進一步對管理組織中所有崗位的級別、責任、權利做出明確規定。因此,以企業組織架構為基礎,就可以建立職等表,而有了職等表,又為製訂資薪製度建立了基礎。
總之,企業通過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能有效挖掘潛力,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率,求得人與事的優化組合,因事揮人、因才使用、動態平衡,做到用當其長,發揮最佳才能;用當其位,放在最佳位置;用當其時,珍惜最佳時期。力圖同時使工作效率、人力資源開發、個人滿意度這三個變量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匹配,以適應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要求,這樣的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才更具競爭的實力,才會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越走越穩,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