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太嶽回函夫子(2 / 2)

周鼎成本以瘋癲自居,聽到老夫子這一席話也不禁嚇出一身冷汗。他真沒想到陳慕沙居然如此敢言,直斥成祖的是非。這種話,天下人固然會有同感,但敢於說出口的不會有幾人。

“我說老爺子,您就消消氣吧。您的寶貝學生也回來了,一根汗毛也沒少,您就別怨天怨地的了。這些話平時我說一句您都罵我三天,現在您自己倒是長篇大論了。”石榴抿著嘴笑道。

“石榴小姐的話在理,這些話您還是別讓外人聽見為好。您可是樹大招風,小心有心懷不軌的人拿您的話做文章。”周鼎成也跟著勸道。

“這有什麼,這些話我在給皇上的奏章裏全寫上了,可惜沒人敢給我轉呈上去。”陳慕沙恨恨地說。

況且失蹤的這些日子裏,陳慕沙幾乎氣瘋了,他以為況且一定是落在了護祖派的手裏,便憤然上書皇上,懇請皇上明旨勘定當初追隨建文帝出走的文臣乃大義,同時下旨禁止任何人對這些臣子後人的追殺。

在奏章中,老夫子言辭激烈,比今天說的這番話攻擊性更強,前來跟老師商量此事的小王爺嚇得腿軟變色。

小王爺再三勸阻老師,陳慕沙根本聽不進去,明擺著,再讓中山王府替他轉呈奏章,等於是為難小王爺了。老夫子決定親自進京麵聖,跟皇上當麵論定此事是非。

幸好此時練達寧接到鳳陽知府向文清的信函,知道況且不知怎麼流落到了鳳陽,但人安全無恙,而且混得很是風光。陳慕沙這才消了氣,打消了進京麵聖的念頭。

說起來此事還真得感謝鳳陽知府向文清,如果當初他沒有多個心眼,給練達寧發來一封信函,一者是求證況且是否真是練達寧的學生,二者如果真是,自己就送上一個人情。

周鼎成也因此得到了況且的信息,立即通報了慕容嫣然、天慈方丈,並火速趕赴鳳陽。況且為什麼會現身鳳陽,對周鼎成來講一直是個不解之謎,空間穿梭什麼的,任憑他腦洞開的再大,也想不到。

如果勤王派一幹人馬沒有及時趕去,況且就算沒事,也不會如此之快就回到蘇州。

況且後來跟周鼎成作了解釋,饒舌了半天,周鼎成呆聽了半天,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他認定是千機老人從中做的手腳,這種事也隻有那等神仙中人才能做得到。其實那時候,況且跟千機老人還沒有接上頭呢。

“這些話我都說了,在給太嶽先生的信中也都寫了,請他把我的意思轉告裕王殿下,再請殿下適當時候轉呈皇上。”陳慕沙終於得意一笑。

周鼎成心中暗笑,這番話到了裕王那裏也就是終點了,嘉靖帝信奉道士的話:二龍不相見;否則會對衝。所以皇上跟裕王已經多年沒有見麵了。

陳慕沙知道此事,他也不指望裕王當麵對皇上轉述,隻是希望能在適當時候,在奏章裏替他轉述。即便不能如此,隻要裕王認為他言之有理,以後也有謀定此事的機會,那自然是裕王登基之後。

“多謝老師為弟子的事甘冒風險。”況且起身向陳慕沙拜了下去。

陳慕沙扶住他笑道:“你也不必多想,我也不是專為你才這樣做。永樂初年這樁最大的文人冤案,不該拖至今日,早該有個說法了,百年猶不能公平而論,更待何時?”

“老夫子,這件事,還是留給況且自己做吧。畢竟這是他自己的事,又要接您的衣缽。這件事在他手上完成意義更大。”周鼎成自有他對這個事情的看法。

“由他來做當然更好,接不接我的衣缽言之太早了。我弟子門生也不少,縱然偏心於他也不能太過,此事也關乎天下公論。”陳慕沙微微笑道。

“那您還是承認偏心於他了?”石榴笑道。

這些日子,陳慕沙對況且的掛念、焦慮以及一係列動作,石榴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老爺子的做法有些過頭,連她都有點吃醋了。

“他最小,過的也最坎坷,我當然偏心於他。這有什麼錯嗎?”陳慕沙坦然說道。

正說著,石榴的兩個丫環進來請大家去堂屋吃飯,大家就都停住了,卻也感覺肚子是真的餓了。

須臾,酒菜湯飯一些擺上,況且先敬了陳慕沙一杯,然後又敬了周鼎成,陳慕沙笑道:“你自己坐下好生吃吧,不用敬這敬那的,倒是把你這些日子的遭遇給我們講講,都發生了哪些千奇百怪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