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依 藏白雲的故鄉
在地球上,最早看見太陽升起的國家是新西蘭。新西蘭又被稱作“紐西蘭”,“紐”是英文中“New”的發音,即“新”的意思。以首都惠靈頓為界,分為南島和北島。南島離南極更近,多冰川、雪山、峽灣,而北島則多火山、湖泊,綠草肥美,牛羊成群。
最初漂流來到新西蘭的種族被稱為毛利人,他們在這片島國上繁衍生息了許多年,因為新西蘭四麵環海,雨量充沛,所以雲層堆積的日子比較多,毛利人便將這片土地稱為“藏白雲的故鄉”。島上的早期居民以漁業、林業為生,他們出海打魚,夜間返回住地時,靠一種叫銀蕨的植物指引道路。這種銀蕨有著上億年的生存曆史,她的羽葉背麵發銀光,毛利人出海前將銀蕨的葉片采下一些,沿途放置,背麵朝上,回家時,隻要沿著月色下發銀光的葉片行走便能順利回家,因此,毛利人將銀蕨樹奉為護佑神。而銀蕨現在已是新西蘭的國樹。
新西蘭的土地多由火山噴發而形成,泥土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肥,所以樹木生產很快,且是天然的大牧場。十八世紀末,歐洲人發現了這片美麗家園,十九世紀中期,新西蘭成為英殖民地。後來的歐洲移民帶來了奶牛、綿羊、土豆等,從此開辟了這片土地上的畜牧業。一九四七年底,新西蘭獨立。 至今,這兒仍是無工業的國家,堪稱地球上最後一片淨土。
我在08年的暮春來到新西蘭,正是草綠花盛時節。飛抵奧克蘭上空,恰逢多雲天氣,白雲密紮紮將天空覆蓋,見不到一絲地氣。藏白雲的故鄉,果然名不虛傳。但安全抵達後,天空卻偶現了幾抹藍,是那種純淨得仿佛可以吞咽的色彩。
新西蘭島沒有大陸架,這裏的港口都是深海碼頭,海水青透幽藍,是世界帆船比賽的聖地。在新西蘭停留的第二天,我們驅車前往羅托魯瓦——一個離奧克蘭幾百公裏的小城。於是關於新西蘭的精彩畫麵便徐徐拉開了。
這是在新西蘭的北島,森林、湖泊、草原、奶牛、綿羊、馬、鹿,這些純自然的風光交潛著,綿延著,偶爾的房舍,偶遇的小鎮,天邊無際的小野花,滿枝滿丫的杜鵑花,綠化帶裏的虞美人,熏衣草,公路兩旁的大葉蘭,每一個角落,每一秒的視線都在盡顯春的妖嬈。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舉目,都令人肺腑淨爽。
天湛藍,雲潔白,連綠草坪上的落英都比平日裏見到的絢爛。想在這裏做詩人,很難!因為美到目不暇接時,詩人也會詞窮。
就這麼不假思索地觀賞,一路驚豔,一路欣喜。幾個小時的車程,眼不疲,神不勞,每一瞬的風光拍下來都可以做明信片。
到達羅托魯瓦後,我們先是乘遊艇在羅托魯瓦湖上遊覽了一番。這是一個火山噴發後形成的湖,湖麵很大,四周群山環繞,湖中有無數黑天鵝在悠遊,湖岸有些別墅,這湖光山色讓我想起了瑞士,無塵之境也!
據說,新西蘭的南島風光與阿爾卑斯雪峰下的瑞士更相像。不過,這一次我未能前往。那麼,就在眼前的春光裏信天遊吧!
羅托魯瓦的溫泉很出名,走在街心公園,就能看到冒熱氣的溫泉池,還有硫磺的氣味在飄散,遊人可以在流動的溫泉池邊泡泡腳。綠草地上的杜鵑花再一次以爆開的方式喜迎遊客,那一樹樹的花開啊,真讓人有些氣喘,太濃密了,幾乎找不見綠葉。
呆在這樣的環境裏,沒有喧囂,沒有塵埃,沒有焦躁,剩下的隻是沒完沒了的純淨與祥和,這是不是我們神往的天堂?
午後的晴空,天更藍雲也更白,這裏的雲天離地麵並不遠,仿佛可以用手去拂。我們隨導遊去參觀一個很負盛名的農莊。幾百畝地的牧場,遊人可以去喂羊、喂鹿,農莊裏還有駝鳥、駝羊,更附帶建有奇異果園。立在山坡上看雲天,看綠地,看那些自在的鹿群、羊群,以及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蓬勃的花,農莊主還免費請遊人品嚐他們的奇異果酒和天然蜂蜜。
這樣的日子,好享受啊!在羅托魯瓦住了一宿,第二天我們原路返回奧克蘭,一樣的風光再次在腦海裏刻錄一遍。我知道,想要再見到這樣純美的景致,是要等待幾年的。或許將來會領我女兒來看景,也或許一生都不會再返回新西蘭了。不過,這美會蔓延,而這純淨會令我們的記憶永遠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