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間歇泉名叫“蓋濟爾”泉。“蓋濟爾”是“一擁而出”或“騰空而起”的意思。它每隔6小時左右噴發一次,每次持續5分鍾,水柱可高達70米,最低時也有24米。

在一片冰天雪地的國度裏,這麼多的溫泉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由於這裏火山活動頻繁,地下沒有完全冷凝的熔岩把地下水烤得很熱,然後熱水沿地層的裂縫湧出後,就形成了很多溫泉。

冰島的首部叫雷克雅未克,意思是“冒煙的城市”,其實這裏冒的不是煙,而是溫泉水氣凝結的水霧。雷克雅未克的市民們做飯、取暖都不燒煤和柴,而是使用管道運輸的熱水和暖氣。所以,雷克雅未克是世界少有的“無煙城市”。人們還利用地熱發電,培植瓜果蔬菜等,盡管外麵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人們在溫室裏好像置身於熱帶國家中一樣。

阿拉伯半島的由來

大約在1000多萬年以前,地中海與印度洋之間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後來發生了地殼大變動,陸地中間陷落成為紅海,紅海東邊的一塊土地成了一個略呈長方形的半島,這就是阿拉伯半島。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東北臨波斯灣和阿曼灣,東南靠阿拉伯海,北以亞喀巴灣北端至阿拉伯河口一線為界,西隔紅海與非洲大陸相望。阿拉伯半島南北長約2240公裏,東西寬約1200-1900公裏,總麵積約為322萬平方公裏,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

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氣候炎熱,沒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炎熱幹燥的氣候形成了大片沙漠,其麵積約占半島總麵積的三分之一。半島南部的魯卜哈裏沙漠達65萬平方公裏,比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還大一倍。半島上居民主要以牧業為生,多數放養駱駝,半島及其附近的海灣中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半島上有沙特阿拉伯、也門共和國、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科威特等國,其中的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生產石油最多的國家,有“石油王國”之稱。

阿拉伯半島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那裏的主要居民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蘭教。每年,世界各地有不少的伊斯蘭教徒前往沙特阿拉伯西部的麥加和麥地那朝聖。

海水是怎樣形成的

地球可稱為是一個水球,在它的表麵上有大約3/4的麵積是海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水源,但海水是地球水的主體。那麼多的海水是從哪裏來的呢?

起初,人們認為,這些水是地球原本就有的。當地球從原始太陽星雲中凝聚出來時,便攜帶有這部分水。隨著地球的不斷變化,這些起初以結構水、結晶水等形式貯存於礦物和岩石中的水釋放出來,成為海水的來源。譬如,在火山活動中總有大量的水蒸氣伴隨岩漿噴溢出來。據此,一些人認為,這些水氣便是從地球深部釋放出來的“初生水”。

天體地質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鄰中,無論是距太陽較近的金星和水星,還是距太陽更遠一些的火星,甚至離地球最近的月球都是貧水的,唯有地球得天獨厚,擁有如此多的水。科學家們對此說法不一。一些人認為,地球上的水,不是地球所固有的,而是由撞入地球的彗星帶來的。一些由冰塊組成的小彗星衝入地球大氣層,隕冰因摩擦生熱轉化成彗星水。

有的學者認為,金星、火星和月球上原先也有水,但是由於月球和火星質量太小,引力太小,致使原有的水全部逃逸;火星表麵溫度又太高,也無法維持水的存在。地球由於條件適中,就使原有的水能夠長期保存下來。不能從地球近鄰目前的貧水狀態來推論地球早期也是貧水的。

我國學者董妙生提出“大自然存在多四季規律”的假說。按此假說,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億年間,生物圈曾數次周期性地從地球轉移到另一個星球,又周期性地像候鳥回歸那樣循環到地球上來。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海水的數度幹涸與高漲。用此假說,正可以解決以往“天外來水”說和“地球固有”說都未能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