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後記(1 / 1)

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是我與賈平凹結緣的年代,那麼到了90年代則是我與平凹親密接觸的時代。在那十年間,我開始了策劃、編輯、編選他的文學著作的生涯,先後出版問世的圖書計有《賈平凹遊品精選》(與孫見喜合編)《賈平凹書畫》《坐佛》《做個自在人——賈平凹序跋書話集》,同時征集編選或編著出版了《多色賈平凹》《賈平凹與〈廢都〉》《賈平凹謎中謎》《〈廢都〉啊〈廢都〉》,創作出版了《賈平凹打官司》等圖書。同時參與協助查處假冒賈平凹姓名的《霓裳》侵權案,範術婉狀告《廢都》抄襲其詩集案,賈平凹反訴《創世紀》雜誌侵犯其名譽權案等等。通過上述一係列圖書的策劃編輯出版和若幹個案件起訴反訴宣傳報道,使我進一步認識賈平凹及其生活和創作諸方麵的情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同時注意當年賈平凹的一舉一動,留心當時報刊互聯網等媒體上有關賈平凹的報道文章,及時剪貼,經常彙輯,幾乎每年積攢一大本子,可以說有了糧草米麵,先收藏起來。

2011年,在與西安萬邦書城魏紅建總經理商談《一部奇書的命運——賈平凹〈廢都〉沉浮》(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事宜時,魏總希望寫一本圖文並茂的賈平凹現在進行時的東西,即將新世紀十年賈平凹的生活和創作中的主要事件和活動以非虛構文學的形式予以記載,於是幾經構思、醞釀、寫作,終於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出版了《賈平凹紀事》(2000—2010年)。

《賈平凹紀事》(2000—2010年)出版後受到歡迎,除入選農家書屋外,在書市上也比較暢銷。同時受到媒體關注,《文化藝術報》以整版篇幅刊發了該書書影、序言、內容提要和作者簡介,引起較大的影響。《書海》雜誌也刊發了該書序言。書中的主角賈平凹在看到樣書時也予以稱肯。不少文友索要該書,以致作者樣書告罄,不得不從出版社優惠購買了一些書。

魏紅建總經理早在策劃《賈平凹紀事》(2000—2010年)時就有出版《賈平凹紀事》係列圖書的打算,所以在《賈平凹紀事》現在時(2000—2010年)出版後且受歡迎的情況下,他鼓勵筆者繼續《賈平凹紀事》過去時(1990—2000年)的寫作。陝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巡視員肖鬆雲也勉勵筆者將賈平凹的研究和寫作進行下去。於是利用2012年的春夏和2013年的夏秋業餘時間將1990—2000年間賈平凹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和悲歡離合加以鉤沉、整理、構思、寫作,於是有了《賈平凹紀事》(2000—2010年)的姊妹篇《賈平凹紀事》(1990—2000年)。

仍要聲明的是,這本書不是傳記,也不是史誌,就是一本長篇紀實或者報告文學,或時下所說的非虛構文學,側重於20世紀90年代十年間賈平凹主要經曆和重大事件的記述,濃墨於有關賈平凹生活的重大遭遇變故及主要作品創作、爭鳴、出版、遭禁、獲獎、打假、維權、書畫、收藏等筆者所熟悉或了解較多積累資料較為豐富的,反映其生活喜怒哀樂方麵,可以說掛一漏萬,但均有據可查,多為眼見為實的一手資料。

還要說明的是,這本書寫作時,參考或引用了賈平凹、李星、孫見喜、王立誌、木南、孔明、朱文鑫、張文華、孫聰等人的講話、詩文、圖片或對話錄,有的聯係上打過招呼,有的尚未聯係上,難以征求寶貴意見,在此一並說明並祈諒解,表示衷心的感謝。

還要衷心感謝陝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先生,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韓魯華教授,山東友誼出版社總編輯丁建元,山東人民出版社郭海濤社長、胡長青總編、王路編輯,萬邦書城魏紅建總經理,嘉彙漢唐書城唐代偉總經理對拙稿寫作、出版發行的關心支持和賜序指正,使拙稿趨於完善,得以出版發行。

最後還要明言的是,由於掌握資料有限,寫作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差錯和謬誤,敬請專家和讀者指正和見諒;還有在公務應酬和家務迎送方麵的不周不到之處,在此向同仁同學和家人親朋們鞠躬致歉,對大家的寬容海涵則舉手致敬了。

2013年8月中旬於古都西安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