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平凡世界學會經營人生(3)(1 / 3)

生命是那麼的脆弱,戰爭、疾病、車禍、事故、傷害,每天都有那麼多向往陽光和空氣的人在無辜地接受死亡,那裏是一種不得以,而我們能夠平安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園裏,享受著家人帶來的溫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放棄生命呢?

在去看看那麼多貧困的地方,那些難民,以及很多山區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人們,他們不屈不撓地和死亡鬥爭著。還有我們身邊很多人,那些在烈日下出賣廉價勞動力的車夫們,拖兒帶女,生命都是一樣的,沒有貴賤之分,他們不是苟且偷生,他們是認真地對待生命,相比之下,我們卻是那麼的懦弱和貪婪,我們漠視生命的尊嚴。

生命原本是簡單的,很多東西我們要學會放棄,包括死亡。

能夠放棄就是一種跨越,當你能夠放棄一切做到簡單從容地活著的時候,你生命裏的低穀就過去了。

心靈處方:

培根有一句至理名言:奇跡大多是在厄運中出現的。

豁達人生

幸福的人隻記得一生中滿足之處,不幸的人隻記得相反的內容。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等天涼了。”

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撤下去也發不了芽。”

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衝走了!”

“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的地麵,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

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麼圓圓滿滿,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每個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溝溝坎坎;品嚐苦澀與無奈,經曆挫折與失意。

在漫漫旅途中,失意並不可怕,受挫也無需憂傷。隻要心中的信念沒有萎縮,隻要自己的季節沒有嚴冬,即使風淒厲冷,即使大雪紛飛。艱難險阻是人生對你另一種形式的饋贈,坑坑窪窪也是對你意誌的磨礪和考驗。落英在晚春凋零,來年又燦爛一片;黃葉在秋風中飄落,春天又煥發出勃勃生機。這何嚐不是一種達觀,一種灑脫,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心靈處方:

羅布萊斯說:焦慮與磨難才能使人耳聰目明,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三種人生

人生各不相同,全在於你的思想。

老師有一天帶學生坐船,當船行到湖中央時,他問學生:“有一種東西,跑得比光速還快,瞬間能穿越銀河係,到達遙遠的地方……這是什麼?”

學生爭著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

老師滿意點點頭:“那麼,有另外一種東西,跑得比烏龜慢,當春花怒放時,它還停留在冬天;當頭發雪白時,它仍然是個小孩子的模樣,那又是什麼?”

學生一臉困惑,猜不出來。

“還有,不前進也不後退、沒出生也死亡,始終漂浮在一個定點。誰能告訴我,這又是什麼?”

學生傻了眼,麵麵相覷。

“答案都是思想!它們是思想的三種表現,換個角度來看,也可比喻成三種人生。”

老師望著聚精會神的學生,繼續解釋:“第一種是積極奮鬥的人生:當一個人不斷力爭上遊,對明天永遠充滿希望信心,這種人的心靈不受時空限製,他就好比一隻射出的箭矢,總有一天會超越光速,駕馭萬物之上。”

“第二種是懶惰的人生:他永遠落在別人的屁股後麵,撿拾他人丟棄的東西,這種人注定被遺忘。”

“第三種是醉生夢死的人生:當一個人放棄努力、苟且偷安時,他的命運是冰凍的,沒有任何機會來敲門、不快樂也無所謂的痛苦;這是一個注定悲哀的人,像水母的空殼漂浮於海底,不存在現實世界,也不在夢境裏……”

心靈處方:

把自己放在時間的坐標點上,聽時間洶湧而去,再不複返,聰明的人總能獲得無窮的生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