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莫斯科時間淩晨3點,朱可夫來到第8近衛集團軍司令崔可夫的指揮所。這時,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所有單位正在做著最後的檢查工作,隻要檢查工作結束,朱可夫一聲令下,蘇軍的廣大指戰員們就可以對德軍發動進攻。
莫斯科時間淩晨4點30分,所有的檢查工作完畢,朱可夫決定於淩晨5點炮火開始準備。
半個小時以後,莫斯科時間淩晨5點,柏林時間淩晨3點,朱可夫對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的炮兵下達炮火發射的命令。
刹那間,蘇軍的數萬門火炮、迫擊炮和“喀秋莎”火箭炮一齊轟鳴,炮口的閃光將奧得河東岸照得猶如白晝。沒過多久,奧得河西岸屈斯特林登陸場對麵的德軍陣地上炸開萬朵紅花,轟隆隆的爆炸聲響徹雲霄。
在進行將近兩個小時的炮擊後,朱可夫讓手下將140多部防空探照燈指向德軍陣地,然後全部打開,他的目的是讓這些極為強烈的光束照花德軍的眼睛,產生暫時的致盲效應,以便蘇軍第一波次攻擊梯隊實施突破。
不得不說,朱可夫的主意還是很不錯的,德軍的確被探照燈照成了睜眼瞎,不過蘇軍的第一波次攻擊梯隊,卻也被自己人的探照燈搞成了睜眼瞎。
原來,蘇軍在進行炮火準備時,落下的巨量炮彈爆炸帶起不少煙塵,當蘇軍的探照燈光束照向德軍陣地時,很多光束都被煙塵反射回來照得蘇軍進攻部隊睜不開眼。
蘇軍的部分前沿指揮官見探照燈的效果並不理想,就匆忙下令關閉探照燈,但是一些探照燈剛剛關閉,另外的一些探照燈卻又被打開。
就這樣,蘇軍士兵們不停地把探照燈開開關關,使得戰場上的局勢更加混亂,以至於德軍和蘇軍都變成夜盲。朱可夫手下的大將崔可夫,後來就對當時的場景做出了這樣的批評,他說大批的部隊、車輛和坦克阻塞了道路和其他通道,以至於所有的部隊都動彈不得,進退兩難。
所幸德軍部署在第一道防線的兵力較為薄弱,蘇軍並未遭到很大的損失,僅用3個小時時間,蘇軍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的第一波次攻擊梯隊就順利占領德軍的第一道防線,接下來,蘇軍將要麵對的是德軍重點布防的第二道防線——澤勞弗高地防線。
澤勞弗高地是一道良好的天然屏障,地勢較高,坡麵陡峭,猶如一堵厚牆一樣,擋在屈斯特林至柏林的必經之路上,它將是蘇軍向柏林進攻途中的最嚴重的障礙。
對於守衛澤勞弗高地的德軍來說,這個高地關係重大,因為它後麵就是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第三帝國的宣傳機構千方百計地強調,澤勞弗高地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吹噓它是不可戰勝的。納粹甚至賦予它“柏林之鎖”和“無法攻克的要塞”之類的稱號。這個高地上的守軍打算將這條防線變成蘇軍的墳墓。
不得不說,德國人有如此的信心還是有幾分的道理的,澤勞弗高地前麵河流縱橫、沼澤遍地,可以用於進攻的道路非常狹窄,不利於大兵團展開作戰,這就意味著蘇軍並不能發揮其兵力和兵器上的優勢,他們隻能一次投入有限的兵力來對德軍發起進攻,而德軍取居高臨下之勢,完全可以將蘇軍的動向一覽無餘,這非常有利於德軍的炮兵和機槍手發揮威力。
4月16日上午,當蘇軍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的第一波次突擊梯隊攻擊澤勞弗高地時,立即就發現這條德軍防線異常堅固,他們根本就攻不動。
13時,澤勞弗高地易守難攻的消息被上呈給朱可夫,他通過前線的戰報了解到,德軍在澤勞弗高地配屬有為數不少的兵力和兵器,隻派遣步兵去攻克它確實有很大的難度。為了加強進攻部隊的衝擊力,以確保按時奪取澤勞弗高地,朱可夫與其他集團軍司令員商議之後,決定派遣卡圖佐夫和波格丹洛夫的兩個坦克集團軍提前出戰,幫助第一梯隊攻擊澤勞弗高地。
蘇軍坦克的加入並未能改變戰場上的態勢,眾多坦克的加入,令本來就十分狹窄的戰場更加擁擠,步兵和坦克的戰鬥隊形互相影響,亂作一團,而在突擊正麵上投入的力量太少,又使蘇軍的攻擊力量不足,這使得德軍可以一次又一次打退蘇軍的進攻。
有的時候,有些蘇軍士兵好容易突破外圍防禦,登上澤勞弗高地時,一些隱藏在高地後方反斜麵防炮擊工事裏的德軍士兵,馬上就會衝出來把蘇軍士兵趕下高地。就這樣,蘇軍反複對澤勞弗高地發動衝鋒,但是卻根本無法將之占領,形勢對蘇軍非常不利。朱可夫非常清楚,如果不能按時拿下澤勞弗高地,6天之內攻克柏林是絕對不可能的,由於他戰前低估了德軍的抵抗力,他隻能自食無法按時攻克柏林這枚苦果。
16日晚,蘇軍休兵罷戰,朱可夫向斯大林彙報蘇軍在澤勞弗高地遇到的困難,他憂慮地說,17日晚上以前將不可能攻破這個高地。
斯大林對朱可夫的表現有些不滿,他加強語氣詢問朱可夫:“你們有把握在明天攻占澤洛夫防線嗎?”
朱可夫從斯大林的語氣中聽出不滿,他急忙回答道:“明天,4月17日日落前一定能突破澤勞弗高地的防禦。我認為,敵軍為抵抗我軍在這兒投入的兵力越多,我們攻克柏林就會越快,因為在寬闊地帶比在城市裏更容易消滅敵人。”
斯大林對朱可夫給出的時間不太滿意,他這時覺得,就靠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似乎無法完成攻克柏林的任務,因為德軍的抵抗力度比預想中的強大得多,所以他打算讓科涅夫和羅科索夫斯基派出一部分部隊來,幫助朱可夫完成任務,他對朱可夫說道:“我們打算命令科涅夫讓雷巴爾科和列柳申科的兩個坦克集團軍從南麵突擊柏林。而羅科索夫斯基,我們打算讓他加速渡河,從北麵對柏林實施迂回突擊。”
朱可夫心知斯大林這是在質疑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是否有攻克柏林的能力,這令他感到非常難過。
當斯大林以一個十分冷淡的“再見”結束通話後,他立即苦思攻克澤勞弗高地的良方。經過對戰場情況的認真分析,朱可夫決定在突破地段每公裏集中250~270門火炮,在蘇軍發動衝擊之前,以強大的炮火壓製德軍的防禦力量,而在蘇軍發動衝擊時,炮兵並不停止射擊,仍然以逐次集中射擊的方式為坦克部隊和步兵提供掩護,另外,蘇軍在進攻時將采用“越點進攻”戰術,即不理睬難以短時間攻克的德軍堅固火力點,向縱深猛插,等到德軍整條戰線都崩潰掉,再回過頭來收拾剩下的火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