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序
書寫得越多,越感覺知識的不足,惶惑之感越重。2003年底,當把我個人的第十本書交給我的責任編輯周敏小姐的時候,我告訴她恐怕以後我再也不會寫作了,當時她笑笑沒說什麼。然而有一天,當周敏小姐把一個由專業顧問團隊來寫作的選題方案交給我並邀請我擔任叢書主編的時候,我慢慢改變了我的一些想法——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選題計劃,我相信當我和這些專業顧問一起將各自多年來的管理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時候,我們的努力無疑對谘詢行業和企業來說都有非常大的幫助!正是基於這樣的熱情和夢想,使我迅速投入了這套叢書的主編工作中。作為國內第一套全麵介紹中國顧問管理思想及谘詢成果的叢書,我們期望能夠充分體現出原創性的特點——國內以往出版的許多論述管理思想和谘詢成果的叢書,都是西方某管理大師或某管理理論的追隨品或複製品,屬於自己的東西很少,而創造性的發明、原創並做出係統性闡述的書籍則更少。本套叢書的出版,相信能夠彌補中國管理谘詢界的一些思想空白和學術空白。本套叢書所有新思想和方法論都是我們在長期管理谘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並經過了許多企業持續不斷的應用、實踐和檢驗,相信這些由我們中國顧問提出的管理思想一樣能夠閃爍出智慧的光芒。同時,這套叢書還具有團隊創作的特點。書中許多思想和智慧的火花都是由我們這個顧問團隊在無數次的交流與溝通、協作共事過程中碰撞出來的,因而這是一個具有集體智慧的成果。雖然每本書的表達方式因內容和作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其思想脈絡和管理理念卻是完全一致的。這套叢書的價值究竟如何,我懷著忐忑不安與期待之情希望讀者能給我們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要求。作為一種嚐試和探索,我相信本套叢書自然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和有待改進的地方,但我想,隻要我們堅持科學的態度和孜孜以求的精神,就一定能創作出根植於中國企業的管理思想和谘詢方法來。回首多年的管理實踐,我深感谘詢行業是知識的煉獄,更是人的煉獄。我相信任何一個顧問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谘詢經曆的個案越多,接觸的行業範圍越廣,反而會越來越深刻地覺察到自己知識底蘊的不足和個人力量的渺小——然而也正是這樣的壓力使我們顧問總是以團隊作戰,總是永不停止地在創新和學習。在外人看來,顧問是一個時尚而優雅的職業。其實這隻是大家看到顧問人前光鮮的一麵,顧問人後真實的一麵也充滿著艱辛:一年有一大半的時間在外地出差;經常性地超過16個小時的工作;搭最早的航班去客戶那裏,搭最晚的航班回公司;為了提交優秀的谘詢方案常常冥思苦想;和客戶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溝通與培訓;進行多套方案的比較與選擇……所有這一切,隻有顧問和顧問的家人才最了解和明白其中真實的甘苦。然而不管怎樣,我們一直在努力,未來還會更加努力!最後我要深深感謝參與本套叢書寫作的所有顧問,我以你們為驕傲——因為你們是這個行業優秀的人,是一群深深熱愛著自己事業的人!冉 賦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