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電影節閃光時刻
專題
電影節核心圖形發布
2011年3月4日,北京國際電影季發布核心圖形,七個葉片代表第七藝術—電影,富含動感的風車寓意電影在運動的時間和空間中創造形象。葉片上的五個齒孔代表五大洲,象征北京國際電影季彙聚全球電影資源,傳播多樣電影文化的主旨。葉片的七種顏色取自彩虹,帶給人豐富多彩和夢幻的感覺,象征電影文化的豐富性和電影本身的假定性、逼真性。
電影季升級為電影節
2012年3月20日,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行新聞發布會,為更加符合國際電影節慣例,根據中宣部辦公廳批複,北京國際電影季正式更名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舉辦一屆,並設立評獎單元。
詹姆斯·卡梅隆分享3D技術
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當今世界商業片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成為亮點。他參與論壇,與世界影人暢談世界合拍電影與3D技術發展。電影節期間,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3D版也在中國上映,並取得了驚人的票房佳績。
閉幕式上演電影音樂會
2012年4月28日,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式閉幕。閉幕式采用電影交響音樂會的形式,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在著名指揮家邁克·席爾的執棒下演奏了《星球大戰》《指環王》《阿凡達》《紅色娘子軍》等10餘部中外經典電影的音樂。新西蘭女高音歌唱家海莉·薇斯特拉現場演唱了電影《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我心永恒》。
天壇獎獎杯出爐
2013年,北京電影節首設主競賽單元“天壇獎”評選,共10個獎項,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視覺效果獎。天壇獎獎杯整體高度為45厘米,其中基座高9厘米,杯身高36厘米,都是“9”的倍數,喻指天壇獎的至高榮譽。
電影市場交易額破紀錄
2013年4月22日,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原電影洽商)在京舉行簽約儀式,本屆電影市場吸引了800餘家中外公司和機構、3000多位業內人士參與,實現27個簽約項目,簽約總額高達87.31億元人民幣,再創中國電影節展交易之最。
第一部最佳影片《一九四二》誕生
2013年4月23日晚,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十大獎項首度揭曉。由馮小剛執導的《一九四二》成為北京電影節首部最佳影片。凱特·休特蘭(德國影片《少女洛荷》導演)獲最佳導演獎,特倫斯·斯坦普(英國影片《獻給愛妻的歌》男演員)獲最佳男主角獎,顏丙燕(《萬箭穿心》女演員)獲最佳女主角獎。
電影嘉年華娛樂普通人
從第二屆開始,北京國際電影節增設“電影嘉年華”,也是國際上唯一在電影節舉辦的電影嘉年華活動。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嘉年華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設表演放映、民族電影展、電影特效展、電影新技術體驗、影視遊藝新媒體展示互動等六個區域板塊,安排有展映影片和微電影放映、新片發布活動和明星見麵會、組織主題日及民族電影先鋒訓練營係列互動活動等。
藍毯星光大道為雅安祈福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之前,在國家會議中心四層觀景平台舉行了盛大的“星光大道”儀式。為寄托對四川雅安地震遇難同胞的哀思,本屆電影節將“紅毯儀式”改為“星光大道”,將紅毯改為藍毯。
閉幕式上演電影音樂會
三年間,“北京展映”共放映影片近800部,而《哈利·波特》八部連映、《烈日灼人》三部連映、修複版《阿拉伯的勞倫斯》等展映影片,更是製造了一個又一個亮點。《哈利·波特》八部連映,令近5000人次在電影節期間再次領略了魔法世界的魔力,而著名影人蘆葦在觀看完修複版《阿拉伯的勞倫斯》之後也是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