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漂梁家輝(2 / 2)

2015,“離休”一年?

許多人都形容梁家輝為“千麵影帝”,但更重要的是,他是香港男演員裏最好的跨文化演出者,他能夠嫻熟地在兩岸三地不同文化的電影裏,把角色演繹得不突兀、不生澀,並與時代氣息和文化背景融為一體。

三十多年的表演生涯裏,梁家輝詮釋出了上百個角色。但他卻說“我從來沒有認識過自我,所謂自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梁家輝”。盡管梁家輝不斷強調著要忠於自己的職業,但他也坦言“每一次拍戲覺得累的時候,都會想退休”。2013年,梁家輝在捷克布拉格拍攝《盜馬記》,其間,因為一次拍戲之外的事故,斷了三根肋骨。即便如此,他還是在中途帶傷去希臘拍完了《北京愛情故事》。那時候,他想拍完這兩部電影就不拍了,結果徐克的一通電話又把他叫進了劇組,“一下飛機,就去定妝,一定妝,就把頭發給剃了”。

梁家輝還曾寫過《棋王》的劇本,還與徐克一起做過配樂,在李翰祥導演的言傳身教下,他對電影拍攝的整套流程乃至細枝末節都了如指掌。但梁家輝非常堅決地表示自己“不會當導演”。他說,一方麵他太享受現在的表演工作,另一方麵則是自己不具備領導才華。

梁家輝很認真地對本刊記者說,2015年他想離休一年,找一個偏遠的地方,去求一個教職,教體育課。他認為“德育,應該先從體育開始,國民應該先強身健體”。無論做什麼,梁家輝總是“身體力行”,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人和做事的方法,你要強迫性地把自己的理論和觀念強加於人身上,可能隻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和抗拒。如果你是去做,他看到了之後,也許就會學習”。所以,無論是教育女兒,還是在劇組拍戲,梁家輝始終都“行大於言”。

很多媒體都稱讚梁家輝平易近人,但隻有跟他在一個房間裏工作、麵對麵坐下聊天,才能夠從他眼神中感受到影帝的待人之道。他強調融合和包容,不僅用於自己,也用於北京。梁家輝對《大眾電影》記者笑言,他是個“老北京”,見證了北京城三十年來的變化,“現在的北京越來越像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