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霧霾愈發的嚴重了,前幾年看不到人們帶口罩,最近發現鋪天蓋地的全部都是。淘寶商家倒是火了一把,有普通的,有放pm2.5的,有萌萌噠的,大相徑庭。你說究竟霧霾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環路上越來越多的車輛尾氣,還是胡同裏嫋嫋升起的羊肉串濃煙?我看都不是。
有句話說得好,人要麼身體在路上,要麼靈魂在路上。身體在路上就不解釋了,不管你是說旅遊走過祖國大好河山,還是為了工作穿梭於全球各地,勞累度是有的,疲勞度是夠了,身體是體驗到了。那靈魂究竟怎麼才在路上?
時代飛速發展的現在,我們是否都已經進入了一種病態,一種我們慢慢才會學會而體會不到的病態。從學生時代慢慢接近社會,融入社會,學會了社會。我們變得開始喜歡推卸掉,亦或是消磨掉本屬於自己的責任。盡數都變成一紙早孕單,變成一個工業廢棄遺址,變成了一份份錄取通知書。
從學前教育開始,我們就一直在準備著。家長為孩子準備著,丈夫為妻子準備著;學前班為小學準備著,大學為進入社會準備著;談戀愛為結婚準備著,工作為生活準備著。一直在準備,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準備好呢?難道非要等到老態龍鍾之後,回頭看看,發現之前的準備換來的是現在的步履蹣跚,是現在的搖曳孤單,心中的滋味也許隻有到那時才能體會到吧。也就是因為於此,老人才格外地寵隔輩的孫子輩吧。
寫字樓不斷地拔地而起,進入北京的人越發的增多,北京的“人氣”是愈發的不可收拾。每天的呼吸,說話,爭吵,無不為本身寧靜的北京增加一些紛擾。霧霾是一種天氣現象,然而我更感覺它是一種自然現象。北京這座城市也許已經容納不了那麼多的紛擾,自然希望這座城市能夠慢慢的安靜下來,慢慢的回歸。工作在城市之中是不可避免的,每天機械化的勞動換來的是一場場的發布會,看上去是科技的進步,是人類的進步。又何嚐不是人類勞動的退步呢?進步和退步都是相對而言的,哲學思想裏麵的東西太深奧,然而其中我明白的一點是,事物都是相對的。自然選擇出現了霧霾,那麼就一定有想讓霧霾消失的夙願。
日本人和韓國人總是很熱血,日本人體現在動漫,韓國人體現在比賽上。說是中國人不熱血,我不信,不過體現的方麵真是著實不多。國人的榮譽感很強,熱血方麵還欠缺一些吧。在我看來,熱血是會傾注在靈魂裏的,是會烙印在靈魂裏的。熱血裏往往伴隨著奇跡,伴隨著進入靈魂的東西。像抗日時期的我們,像02年的國足,像雅典奧運的劉翔,生存與競技才為我們帶來熱血,向其他那些平常所見,也隻是平凡之物罷了。我不明白在日本的動漫裏為什麼那麼多熱血的成分,也許骨子裏他們就永遠磨滅不下去那種激情,隻不過在軍國主義手裏被操縱了。
我們不斷的讓自己準備著,讓自己的家人準備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在這個紛擾的社會之中,我們自己的立足之地在哪裏。那種熱血,也許是能對抗“霧霾”的不是麼。我們還在準備,我們依舊還在準備,誰也沒法說,誰,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