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低調做人的心態(4)(1 / 3)

總而言之,“一定要低頭”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與現實環境有和諧的關係,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長遠的路,更為了把不利的環境轉化成對你有利的力量,這是處世的一種柔軟,一種權變,更是一種人性叢林中的生存智慧。

“在人屋簷下”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它會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現,當你看到了“屋簷”,請不要“不得不”,而要告訴自己:“一定要低頭”。

當然,“一定要低頭”,脖子也會酸,但揉一揉也就過去了。

放棄與對手硬拚

一條線,你不能把它變短,那麼你可以劃一條比它更長的線;一個問題,你不能快速地解決,那麼你可以放棄與對手硬拚。

一位搏擊高手參加錦標賽,自以為穩操勝券,一定可以奪得冠軍。

出乎意料之外,在最後的決賽中,他遇到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雙方竭盡全力出招攻擊。當對方打到了中途,搏擊高手意識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夠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有選擇地打中自己。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搏擊高手慘敗在對方手下,也失去了冠軍的獎杯。

他憤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師父,一招一式地將對方和他搏擊的過程,再次演練給師父看,並請求師父幫他找出對方招式中的破綻。他決心根據這些破綻,苦練出足以攻克對方的新招,決心在下次比賽時,打倒對方,奪回冠軍的獎杯。

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道線,要他在不能擦掉這道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

搏擊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有像師父所說的辦法,能使地上的線變短呢?最後,他無可奈何地放棄了思考,轉向師父請教。

師父在原先那道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比較,原先的那道線,看來變得短了許多。

師父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關鍵,不僅僅在於如何攻擊對方的弱點,正如地上的長短線一樣,如果你不能在要求的情況下使這條線變短,你就要懂得放棄從這條線上作文章,尋找另一條更強的線。那就是隻有你自己變得更強,對方就如原先的那道線一樣,也就在相比之下變得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強,才是你需要苦練的根本。”

徒弟恍然大悟。

師父笑道:搏擊要用腦,要學會選擇,攻擊其弱點,同時要懂得放棄,不跟對方硬拚,以自己之強攻其弱,你就是冠軍。

在做事的過程中,在奪取冠軍的道路上,有無數的坎坷與障礙,需要我們去跨越、去征服。人們通常走的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學會選擇攻擊對手的薄弱環節。正如故事中的那位搏擊高手,欲找出對方的破綻,給予致命地一擊,用最直接、最銳利的技術或技巧,快速解決問題。

另一條路是懂得放棄,不跟對方硬拚,全麵增強自身實力,畫出一條更強的線。就是故事中那位師父所提供的方法,更注重在人格上、知識上、智慧上、實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長,變得更加成熟,變得更加強大,以己之強攻彼之弱,使許多問題不治而愈,迎刃而解。

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

敢於不如人,其實就是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是一種期待成長的勇氣,每個人都有長有短,真正看清這一點,你才能最後勝於人。

常常覺得自己在很多地方不如人。

在家務上,不如勤勞能幹的主婦;在工作上,不如善於察顏觀色的同事;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甚至不如12歲的女兒;在新知識的運用與掌握上,不及年輕人的迅速靈敏;碰到複雜事物,又缺乏長輩的精明練達、長袖善舞;最糟的是遇到緊急情況缺乏應變能力,反應遲鈍,甚至明明穩操勝券的事情,卻偏偏輸得幹幹淨淨。

某人曾洋洋自得地對我說:你不用和我吵,你根本吵不過我。

你吵你準輸。想想也是的。口訥,碰到情急的事情,往往張口結舌,而且判斷失誤,根本忘記事情的核心點及對方理輸的關鍵,莫名其妙地被對方的聲勢所壓倒,真是窩囊。想想小時候外婆的忠告真是金玉良言:會拉有被,會說有理。世上原是有是非的,卻還得看你怎麼說,和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