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馬克斯:謹慎前行
專欄
作者:陳予燕
2014年2月底,瑞士金融經濟報(Finanz und Wirtschaft)記者克裏斯托夫.吉西格(Christoph Gisiger)采訪了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以下是部分采訪內容。
問:馬克斯先生,下周華爾街將慶祝股票熊市結束五周年。回看金融危機時那段黑暗的日子,您有什麼想法?
答:人是決定金融市場進程的重要因素,股價就像躁狂的抑鬱症患者一樣波動。當然,在2008和2009年也存在一些嚴重的基本問題,但大多數人誇張地認為世界即將結束,與之伴隨的是資產價格低得離譜。因此,五年前賺錢的關鍵是去花錢和有勇氣花錢。換句話說:要和當時大多數持錯誤做法的人們反著來。
問:您怎麼看今天的股市呢?
答:2012年初,國家已從危機中複蘇。經濟、投資者心理和信貸投資的價格已經恢複,風險行為已經開始回歸市場。過去幾年橡樹資本的口號一直是“謹慎前行”。雖然現在環境已經改變了很多,但我仍然認為堅持這個口號是必要的。今天,大部分資產的價格有些偏高,不像五年前危機中那麼便宜。但我認為當前還不存在泡沫。
問:本周標準普爾500指數再創曆史新高,您通過什麼指標來感受市場的脈搏?
答:最簡單的就是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市盈率。戰後標準是約16倍,我見過的最低點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降到了7倍。在2012年初大概是11倍,這已經是相當便宜了。所以我在2012年3月的備忘錄《舊景重現》(Déjà Vu All Over Again)中寫道:股票都相當便宜。但現在已不存在了。
問:那我們現在處在哪個階段呢?
答:想想一個鍾擺:它從非常貴的點擺動到非常便宜的點,但它永遠不會中途停止,它也不會隻擺動半程。隨著股市走牛,更多的人會入市。從1960年到90年代中後期,大家都以為持有股票是沒有風險的致富路。股票從平均每年上漲10%,到90年代每年平均上漲20%。2000年至2012年間,先後爆發互聯網泡沫和金融危機,人們不再迷戀股票。這樣股票又變得非常便宜。現在,人們再次墜入愛河。股市每年都能贏回一些信徒,直到最後一個人跳上船,那時候就是上升階段的頂部。但我想這個熱潮還沒有到來。這是值得樂觀的一個理由,因為這意味著可以進一步深入培養感情。
問:隨著牛市的持續,投資者應注意什麼風險?
答:如果我問你投資中的風險是什麼,你可能會說是賠錢。但實際上投資有兩種風險:一是賠錢,二是錯過機會。你可以排除其中的一個,但不能同時排除兩者。所以問題就是你如何在這兩種風險之間擺好自己的位置,是直接待到中間,或是更積極,再或者更注重防禦。我覺得它就像是一部喜劇電影,一個家夥正在考慮做什麼。他的右肩上坐著一位白衣天使,白衣天使說:“不,不要這樣做!這不夠謹慎,這不是一個好主意,這不正確,你會惹麻煩的。”另一個肩膀上是一個手持幹草叉的紅衣魔鬼。他低聲說:“去做吧,你會發財的!”最後魔鬼往往獲勝。謹慎,成熟以及做正確的事是守舊思想。隻要不是處於恐慌時刻,這種守舊思想與致富的欲望比起來,後者往往獲勝。這就是為什麼會產生泡沫,伯納德·麥道夫(Bernie Madoff,美國曆史上最大的詐騙案製造者)為什麼能騙到錢。
問:如何才能不被魔鬼所困呢?
答:我從事投資行業已經超過45年了,積累了很多經驗。此外,我不是一個很感性的人。事實上,我知道的幾乎所有偉大的投資者都不是情緒化的。如果你不理智的話,你就有可能在頂部買入股票,那時大家情緒都很高漲,價格也高。你也可能在底部賣掉股票,那時大家都很沮喪,價格也低。你會像其他人一樣,在極端的情況下永遠做錯誤的事情。因此,理性,不受情緒左右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最重要的標準之一。如果你不能保持冷靜,你在這段時間就不應該投資。最偉大的投資者大多奉行逆向投資。與多數人的做法不同,他們在極端的情況下做正確的事。所以理性、不受情緒左右是逆向投資的基本要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