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張讓的自白(1 / 2)

我叫張讓,是一個很重要的人。但是這段動蕩的曆史,成就了許許多多的將才帥才,有雄踞北方的曹家小兒,有蝸居川蜀的劉家稀薄血脈,有江東一隅的孫姓叛將,更有無數的謀士,將軍……

當曹孟德,劉玄德,孫仲謀,周公瑾,諸葛孔明……他們的名號響徹了千百年時,卻沒有人記得,創造了這段時勢的我,張讓。

每個人都不該平平淡淡的活著,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小時候的我並不知道這句話,甚至,每天劈柴拾草喂豬玀的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想。不過,那時的我活的很開心,雖然每天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但是父母恩愛,我和兄弟打打鬧鬧,和朋友爬樹摘果,這真的是我這一生最快樂的日子。

好景不長,直到張家又添了一個孩子,直到潁川大旱,沒有收成。家裏的日子越發難過了,父親與母親在商量了許久後,終於含淚做了一個決定,一個改變我一生,改變大漢王朝的決定。

那一天,是我第一次吃雞肉,娘剛生了弟弟,她身子弱,但是那雞肉卻沒有動,她隻是不斷拿帕子擦著眼淚,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除了我之外,誰也不能吃那雞肉。

那一天的晚上,爹把我給了一個沒有胡子的中年人,然後那人給了爹二兩銀子,爹什麼都沒和我說,歎了口氣,就走了。我大聲的叫著爹,爹沒有回頭,我被那人拉扯著,送去了宮裏。

後來我才知道,我被爹賣了。但是憑什麼是我?我有個哥哥,還有兩個弟弟,更有一姊一妹,為什麼要賣我?為什麼要讓我受這慘無人道的對待?宮裏沒有人真心對你,所以,這些委屈,這些不甘,我也不會對人說。

我雖然沒有看過史記,更沒有看過秦史,但是在陛下麵前當差久了,我也跟著看了幾出戲,正是在戲中,我認識了我的偶像,趙高。沒有人告訴我對錯,因為有知識的人看不起我,和我一般的人,又不知道什麼是對錯。趙高權傾朝野,給自己修建了無數府邸,擁有無數女人,甚至篡改遺詔,謀權篡位。除了是個宦官,趙高沒有半分的缺點。做男人做到他的地步,也不枉此生了。盡管我也是宦官,但我也要像個男人那樣活著,甚至,比他們更好。

我不會和任何人說我的誌向,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當然,這也是我看戲看來的。

當宏兒每每喚我“阿父”時,我心裏非常高興,就像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一般。不過,宏兒身上穿的暗黑衣袍,黑夜般沉重的服飾,雕刻的五爪騰龍的玉佩,無不提醒我麵前的人尊貴的身份。不過,現在的我也不再是當初那個身份卑微的小黃門了。

隨著宏兒長大,慢慢的,我看著他娶了某某侍郎的女兒,又看著他祭祖慶宴,享受著天下人的跪拜。我真高興,自己的兒子是個皇帝,盡管我不是太上皇。原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會變的。宏兒不再叫我“阿父”,但是他還是對我很尊重。而洛陽城裏的人過的也越來越難,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人活得又該多難呢?但是這與我無關,皇宮裏照樣歌舞升平,宏兒照樣醉生夢死。

我從銅鏡裏看著自己比別人蒼老的更快的身子,這世上一向公平的很,想要享受他人求之不得的富貴,就要付出斷子絕孫的代價。我慘白一笑。如今的我,再也不需要對別人虛與委蛇。我惦著何皇後送我的那琉璃珠子,心裏痛快的想。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對丞相或者大將軍的讚譽,但是若問洛陽城內的百姓,他們一定會說,是張讓那狗賊。我不喜歡最後那兩字,不過對於這肯定,我很高興。這麼多年了,我從未打聽過我家人的下落。不殺他們已是開恩,是死是活,與我何幹?洛陽城裏餓殍遍野,或許他們都死了。

讓我多年來第一次震撼的,是一位少年,僅僅官職校尉的少年。但是令我訝然的,他是曹騰的養孫。曹騰是誰?朝堂的大臣可以不記得他,靈帝可以忘記他,但是我們十常侍,永遠都不會忘記他的大恩大德,正是他,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富貴。那少年因為曹姓而顯貴,但是他卻憎惡這家世背景,憎惡宦官。憎惡宦官的多的去了,隻是,像他這般身世的人,隻有這一個。

許劭有知人之名,他對那小子的評價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賊。這話,我當成飯後談資稟報給靈帝聽,他拍手大笑,“這盛世天下,可少不得這個能臣,就給他個校尉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