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雙層屏蔽,應采用鎧裝電纜或帶金屬屏蔽層的電纜,穿金屬保護管埋地(或架空)敷設,並保證兩端可靠接地。在進出建築物、管道交叉、分支處均應可靠接地,對於長直管道,應每隔25~30m接地一次,防止因距離過長引起的地電位差變化幅度過大。
2.3合理安裝SPD
SPD的作用是把因雷電感應而竄入電力線、信號傳輸線的瞬態過電壓限製在一定的範圍內,保證用電設備不被擊穿。加裝SPD可把電器設備實際承受的電壓限製在允許範圍內,以起到保護設備的作用。
根據被保護的設備供電係統類型和電源電壓,選擇不同防護結構的SPD。檢驗其限流能力的標準是使用10/350μs與8/20μs的雷電流波形。前者是指閃電直接擊在建築物附近,以及閃電直接擊在引入建築物的電源線路上或該段電源線路附近時使用的波形;後者是檢驗雷電電磁脈衝使用的波形。
根據被保護的設備、SPD安裝處雷擊情況及所在的防雷區域,應該在各防雷分區處分級安裝SPD,逐步減少瞬態浪湧電流/電壓值,最後1級將浪湧電壓限製在設備能安全承受的範圍內。第1級SPD應盡量靠近建築物電源進線處,Imax(最大放電電流)應大於100kA(8/20μs),殘壓限製在1.5~1.8kV;第2級SPD應盡量靠近被保護設備,Imax應大於40kA(8/20μs),殘壓限製在0.9~1.2kV;第3級SPD盡量靠近被保護設備,Imax應大於15kA(8/20μs),殘壓限製在0.1~0.4kV。一般電子元件都可以承受2倍其額定電壓以上的瞬時過電壓,通過這三級對浪湧電流的泄放以及限壓,最後加載在設備上的過電壓一般都不會對設備造成影響。
對於自動控製係統的防雷,主要是指第2,3級的防雷。控製室一般都會作等電位連接,為防強磁場幹擾,部分控製室更會以金屬格柵或鋼筋圍繞,形成一個法拉第籠。在進出控製室處(即雷電防護區LPZ分區處)的線路上安裝SPD,以防止浪湧電流進入控製室。DCS,PLC等設備與現場儀表之間,儀表設備配電盤之前,均應安裝SPD,所有儀表供電應引自同一個受到SPD保護的配電盤。相比之下,室外儀表更易受到雷擊時的電磁幹擾,尤其對於建在無遮擋的野外的大型庫區、水處理場等工業設施,儀表重要性較高,需連續生產,不易更換,因此應加裝SPD。
3.結束語
近年來關於防雷工程的各種書藉、雜誌紛紛湧現,相應的行業規範、標準也在不斷更新。對於防雷工程的方式方法要在實踐中繼續摸索前進,結合現有理論使防雷工作不斷完善!踏前人之基石,創後世之豐碑!
參考文獻
[1]關建民.發電廠信息係統的防雷保護[J].電工技術雜誌,2003,(09).
[2]葉曉燕,仲嘉霖,王儉.計算機信息係統安全防雷研究[J].電力係統通信,2004,(03).
[3]王永泉.淺談計算機網絡係統防雷設計[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3).
[4]李曉偉,馬振剛.計算機網絡的防雷[J].河南氣象,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