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星圖 (上)(2 / 2)

而當有一種哲學或者信仰,能與他的民族主義,與眼下的淮揚彼此照應,共同成長的話,朱重九也不介意從背後推上一把。正如十三世紀到十六世紀的文藝複興,最終成就了歐洲文明在此後四百年裏的長盛不衰。如果儒學能夠在淮揚新的生產方式和平等的人文基礎上重新煥發青春,並反哺於華夏民族,朱重九有何理由不樂見其成?!

“願附主公尾翼,青雲直上!”好半晌之後,胡大海、陳基等人才多少明白過一點點味道來,紛紛圍上前,大聲表態。

“願與諸君,共同開辟一個時代!”朱重九被眾人的話語從走神中喚醒,收拾起激蕩的心情,大笑著與眾人一一擊掌。

“臣等,必竭盡全力!”“微臣願效犬馬之勞!”“臣,這條命都是主公給的。主公說怎麼幹,臣就怎麼幹!”.....

張鬆、陳基、黃老歪等人也大笑,舉起手,與朱重九拍過來的手淩空相擊。

這一刻,君臣等人個個躊躇滿誌,覺得天下之事無不可為。再商量起方略來,也是精神抖擻,效率加倍。

很快,就商量好了最近一段時間與老儒名流們爭奪儒學解釋權的基本策略。並且交代到具體部門和人手去負責實施。然後又迅速把話題轉回最關鍵點,充分利用紫金山天文台的落成,從根子上否決舊儒學的禮製和綱常等級。

按照政務、監察和樞密三院方式,重新分割了職能和管轄範圍之後,大總管府的運轉效率又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當天下午,一係列由樞密院簽發的政令,就開始落實執行。於此同時,政務院與各級官府衙門,也做出了最積極的配合,一場看不到血光和硝煙的戰爭,悄然打響。

俗話說,破壞總是比建設要容易些。鄭玉、王翰這群老儒名士們,雖然既不懂如何治國,也不懂如何帶兵打仗,暗中給淮揚大總管府使其絆子來,動作卻非常利落。發現繼續跟青丘子辯論下去,隻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幹脆把心一橫,直接轉向對淮揚大總管府這幾年施政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上。

於是乎,經過才子的生花妙筆,一個個受盡淮揚官府迫害的悲慘形象,迅速出在在報紙上,茶肆中,甚至變成了折子戲和散曲,迅速在民間流傳。

比如某人祖孫三代吃糠咽菜才積累起偌大家業,卻因為戰火所毀啊。比如說某士紳修橋補路,做了一輩子善事,卻因為無意中收留了一位做過高官的恩人,被淮陽大總管府株連,傾家蕩產啊。某夫婦男耕女織,夫唱婦隨,日子美過天仙。卻因為水力織布機泛濫,家道迅速中落,雙雙投水自盡等,林林總總,一個勝過一個悲慘曲折。

更有甚者,幹脆將蒙元淮安守將褚布哈塑造成了一個忠義無雙,愛民如子的百戰良將,曾經多次奉命剿滅山賊與水寇,護得兩淮百姓周全。然而紅巾軍殺來,褚布哈寡不敵眾。最後在淮安城外,大喊三聲,勿害我治下百姓,然後拔劍自刎,以死回報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