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科技 (中)(2 / 2)

“陽江散人.....”

“半坡居士....”

.......

凡是被點到名號者,無不做出壯懷激烈模樣,發誓回去一定要召集充足的儒林正義之士,與朱屠戶不死不休。

刹那間,屋子裏又彌漫滿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味道。原石先生鄭玉擦了擦淚眼,繼續給將餘下的人分派任務。或者繼續持筆為刀,在《春秋正義》等報紙上,繼續征討青丘子小兒;或者外出打探消息,摸清朱屠戶的具體行程和淮揚官府的最新動向;或者放棄前嫌,去拜訪已經“從賊”親朋古舊,看看能不能以三寸不爛之舌,勸得對方翻然悔悟。或者去拜訪淮揚當地不得意的士紳才子,收集朱重九倒行逆施的鐵證......

正所謂盛名之下絕無虛士,這些人學問做得好,智力和行動能力也相當出色。憑著過去的經驗和人脈,如水銀般四下滲透開去,開始悄然醞釀一場風暴。

然而,與已經存在了兩年多的軍情、內務兩處相比,名士們的行動,又顯得極其業餘。很快,第一波警訊,就由兩處的基層眼線之手,迅速傳遞到了剛剛成立的樞密院,傳到了朱重九麵前。

“這是什麼鳥事兒啊?”朱重九將被陳基、張鬆兩人歸納總結過的情報仔細翻了一遍,滿臉鬱悶地抱怨,“他們又不是淮揚人,老子以什麼為治國方略,他們管得著麼?”

“主公請慎言!”新任樞密院左副知事劉伯溫聞聽,立刻起身直諫。“一則樞密院不比軍中,諸公言行皆為我等之表率。其二,那些人行事雖然孟浪,但終究,終究是士林翹楚。如果主公始終對他們不理不睬的話,恐怕,恐怕會對主公聲望有損!”

“我搭理他們,他們就會說我的好話麼?未必吧!”朱重九看了他一眼,聳肩冷笑,“再說了,他們一邊罵著我是賊頭兒,一邊給我上書議政,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麼?要上書,他們也該去找妥歡帖木兒和張士誠才對?”

“這......”劉伯溫雖然內心深處對鄭玉等人的觀點頗為讚同,卻也解釋不了那些人的做事邏輯。臉色頓時開始發紅,拱了拱手,非常無力地解釋道:“儒者向來以拯救萬民為己任,也許,也許他們以為,主公日後,主公將來,這天下將來非主公莫屬吧!所以,所以才,才唯恐主公定錯了治國方略!”

這話顯然是驢唇不對馬嘴。鄭玉、王翰、伯顏守中等人,要麼是被各路紅巾軍擊敗,退隱山林的前大元底層官吏,要麼是自詡心懷忠義的地方名宿,唯恐淮安軍打過來,讓他們與草民一樣繳納賦稅。如果朝廷肯派兵征討淮揚的話,他們一個個恨不得都投筆從戎,怎麼可能會認定了這日後的天下必將姓朱?!

當即,樞密院右知事劉子雲便站起來,笑著反駁道:“伯溫,雖為儒林一脈,你也不能對他們回護過多。這些人分明是欺軟怕硬,知道主公不會拿他們怎麼樣,才由著性子折騰。若是主公早抓幾個,當眾打得他們屁股開花。這股子歪風早就刹住了,豈會拖到現在!”